不寒而慄
成語拼音
- bù hán ér lì
不寒而慄成語解釋
- 慄:畏懼,發抖。不冷而發抖。形容非常恐懼。
典故出處
- 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,其後郡中不寒而慄,滑民佐吏爲治。”
成語典故
- 西漢武帝的時候,有個名叫義縱的人。他姐姐義殉是個醫生。她因醫好了皇太后的病,皇太后很寵愛她,義縱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任用。他先在上黨郡一個縣中任縣令,後又升爲長安縣令。他在任職期間,能夠依法辦事,不講情面,也不怕得罪有權有勢的人,當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。漢武帝認爲他很有才幹,就調任他爲河內郡都尉,後又升爲南陽太守。 當時,南陽城裏居住着一個管理關稅的都尉名叫寧成,這人很殘暴,利用手中的權力橫行霸道,百姓們都很害怕他,甚至連進關、出關的官員都不敢得罪他。人們都說,讓寧成做官,好比是把一羣羊交給狼管。寧成聽說義縱要來南陽任太守,有些不安。等義縱上任那天,帶領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迎接義縱。義縱知道寧成這樣做的目的,對他不理不睬。一上任,義縱就派人調查寧成的家族,凡是查到有罪的,就統統殺掉,最後,寧成也被判了罪。這一來,當地有名的富豪孔氏、暴氏因爲也有劣跡,嚇得逃離了南陽。 後來,漢武帝又調義縱任定襄(在今內蒙古)太守,那時,這個地區的治安很混亂。義縱一到定襄,就將監獄中二百多個重罪輕判的犯人重新判處死刑,同時將二百多個私自來監獄探望這些犯人的家屬抓了起來,說他們想要爲犯人開脫罪行,也一起判處死刑。 那天,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。儘管那天天氣不冷,然而,住在這個地區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嚇得不寒而慄。 義縱執法嚴峻,但也存在肆意殘殺的問題,司馬遷《史記》把義縱歸入酷吏一類。
成語造句
- 每當想起那恐怖的場景,他就忍不住渾身顫抖,心中涌起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。
成語故事
- 在西漢時期,有一個名叫義縱的人。他年少時行爲不端,曾與一些不良之輩爲伍。但後來,他幸運地遇到了一位貴人,得以進入仕途。
義縱在爲官的道路上逐漸展現出了果斷和嚴厲的一面。當時社會治安較爲混亂,許多地方豪強橫行霸道,魚肉百姓。義縱被任命爲地方官後,決心要整頓這種不良風氣。
有一次,義縱來到了一個以豪強大族勢力龐大而聞名的地方。這些豪強平日裏作威作福,百姓們敢怒不敢言。義縱到任後,經過一番調查,掌握了這些豪強的種種惡行。他毫不留情地展開了行動,依法嚴懲那些違法犯罪的豪強。一時間,當地的豪強們人人自危,他們沒想到義縱會如此鐵面無私。
在義縱的嚴厲打擊下,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豪強們紛紛受到了應有的懲罰。百姓們對義縱的所作所爲拍手稱快,而其他地方的豪強聽到義縱的名字,也都心生畏懼,甚至不寒而慄。他們深知自己若行不法之事,義縱絕不會放過他們。
義縱的威名傳遍了各地,他的嚴厲執法使得社會秩序得到了顯著改善。然而,他的這種過於嚴厲的作風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和嫉妒。最終,義縱因爲得罪了一些權貴勢力,被陷害而死。但他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,他的故事被人們傳頌,“不寒而慄”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,用來形容人們因恐懼或敬畏而產生的那種不由自主的顫抖和害怕。就如同那些曾經爲非作歹的豪強們,面對義縱的鐵腕手段,心中所產生的那種深深的恐懼。歷史的長河不斷流淌,這個成語也一直提醒着人們要敬畏法律,不可肆意妄爲。
不寒而慄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