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爲已甚

成語拼音

bù wéi yǐ shèn

不爲已甚成語解釋

已甚過分。不做得太過分。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。

典故出處

《孟子·離婁下》仲尼不爲已甚者。”

成語典故

那家人聽了,倒道南令本不爲已甚,不過大吏過嚴罷了。★清·黃小配《廿載繁華夢》第三十六回

成語造句

在與人相處中,即便對方犯了錯誤,我們也不應窮追猛打,而要懂得不爲已甚,給人留有餘地。

成語故事

春秋時期,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。在一個名爲衛國的國家,有一位大臣名叫石碏。 石碏爲人正直,忠誠愛國。當時衛國的國君衛莊公非常寵愛自己的小兒子州籲,對他過分溺愛和放縱。州籲從小就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,經常惹是生非。石碏曾多次勸諫衛莊公,不可對州籲過於縱容,應該好好教導他,否則日後必生禍端,但衛莊公卻不以爲意。 後來衛莊公去世,他的長子衛桓公即位。州籲對此極爲不滿,他暗中積聚力量,準備謀反。終於有一天,州籲發動政變,殺害了衛桓公,自己登上了國君的寶座。 州籲當上國君後,行爲更加肆無忌憚,他窮兵黷武,不斷髮動對外戰爭,搞得衛國百姓民不聊生。石碏看到衛國陷入如此混亂的局面,心中十分憂慮。 此時,石碏的兒子石厚卻與州籲狼狽爲奸,成爲州籲的得力助手。石碏對兒子的行爲痛心疾首,他決定要想辦法挽救衛國。 石碏暗中與陳國取得聯繫,策劃了一場除掉州籲和石厚的行動。他假意邀請州籲和石厚前往陳國訪問,州籲和石厚不知是計,欣然前往。當他們到達陳國時,早已等候多時的陳國軍隊將他們一舉擒獲。 石碏得知州籲和石厚被擒後,便派使者前往陳國,要求陳國將他們處死。有人勸說石碏,說石厚畢竟是他的兒子,可以網開一面,不必非要置他於死地。但石碏卻堅定地說:“州籲犯上作亂,其罪當誅,石厚助紂爲虐,也不能姑息。我不能因爲他是我的兒子就不爲已甚,必須要以國法爲重,讓他們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。”最終,州籲和石厚在陳國被處死,衛國也逐漸恢復了平靜。 石碏這種大義滅親、不爲已甚的行爲受到了人們的敬重和讚揚。他爲了國家的利益,不顧個人親情,堅決果斷地採取行動,維護了國家的穩定和安寧。這個故事也成爲了後世人們傳頌的佳話,提醒着人們在面對是非善惡時,要有堅定的立場和原則,不能因爲個人的情感或利益而有所偏袒和縱容。不爲已甚,有時候正是爲了更大的公正和正義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像石碏這樣堅守原則、不爲已甚的人還有很多,他們的事蹟激勵着後人,讓我們懂得在面對抉擇時,應該如何取捨,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。

不爲已甚-成語圖片

不爲已甚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