墮甑不顧
成語拼音
- duò zèng bù gù
墮甑不顧成語解釋
- 甑:古代一種瓦制炊器;顧:回頭看。甑落地已破,不再看它。比喻既成事實,不再追悔。
典故出處
- 《後漢書·郭泰傳》:“客居太原,荷甑墮地,不顧而去。林宗見而問其意,對曰:‘甑已破矣,視之何益。’”
成語典故
- 東漢時期,孟敏曾經客居太原,一次他挑着甑,一不小心掉在地上,他頭也不回就走了。林宗看見後問他爲什麼不去檢查甑的破損情況,他說甑都破了,再看他有什麼用呢?。
成語造句
- 在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,我們應學習古人墮甑不顧的豁達態度,不糾結於已經失去的東西,而是勇往直前地追求新的目標。
成語故事
- 在東漢時期,有一個人叫孟敏。孟敏年輕的時候家境貧寒,但他卻有着堅定的志向和勤奮好學的精神。
有一天,孟敏揹着甑走在路上,一不小心甑掉落在地,摔得粉碎。然而,他卻彷彿什麼都沒發生一樣,頭也不回地繼續往前走。這一幕恰好被一位學者看到了,學者對他的行爲感到十分詫異,便上前攔住他問道:“你的甑摔碎了,你怎麼連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呢?”孟敏平靜地回答道:“甑已經碎了,看它又有什麼用呢?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。”學者聽後,對他這種豁達的態度和不爲已經失去的東西而糾結的心境深感欽佩。
這件事情很快就傳開了,人們都對孟敏的這種氣度讚賞有加。孟敏也沒有因爲家境的貧困和生活中的挫折而氣餒,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執着,不斷地提升自己。後來,他通過刻苦學習,成爲了一位學識淵博的人,在當地頗具聲望。
在歷史的長河中,也有許多類似孟敏這樣的人物。比如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,在經歷了戰敗和屈辱之後,並沒有一蹶不振,而是臥薪嚐膽,奮發圖強,最終實現了復國雪恥的大業。他們都明白,過去的已經過去,不能讓已經失去的或者失敗的事情成爲自己前進的阻礙。
“墮甑不顧”這個成語所傳達的精神,就是要我們學會放下過去的失敗和損失,不要過分沉溺於已經無法挽回的事情中。在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不如意,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爲失去了一些東西而感到痛苦和惋惜。但是,如果我們一直糾結於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,就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煩惱和焦慮之中,從而失去前進的動力和勇氣。
我們應該像孟敏一樣,擁有一種豁達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念。當面對困難和挫折時,能夠坦然面對,果斷地放下過去,把目光投向未來,積極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標和理想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,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讓我們銘記“墮甑不顧”的精神,以更加從容和堅定的姿態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。
墮甑不顧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