咄咄逼人

成語拼音

duō duō bī rén

咄咄逼人成語解釋

咄咄:使人驚奇的聲音。形容氣勢洶洶,盛氣凌人,使人難堪。也指形勢發展迅速,給人壓力。

典故出處

晉·衛鑠《與釋某書》:“衛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學衛真書,咄咄逼人。”

成語典故

有一次,東晉顧愷之和桓玄,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。他們約定說“危語”(用一句話形容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)。大家說的高興時,忽然旁邊一位參軍插嘴道:“盲人騎瞎馬。夜半臨深池。”由於當時在場的殷仲堪正好是瞎了一隻眼睛的,聽了此話自覺難堪,但又不便當衆發怒,只好說了一句語雙關的話聊做解嘲:“呦,真是咄咄逼人呀。”。

成語造句

他說話時的語氣和態度,讓人感覺咄咄逼人,十分不舒服。

成語故事

在東晉時期,有一位名叫殷浩的人,他頗具才華,在當時也算是小有名氣。 殷浩年輕的時候就喜愛研究《老子》《易經》等經典著作,對很多事情都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。當時的權臣桓溫勢力強大,聲名顯赫,而殷浩的名聲也逐漸傳播開來,有人便將他與桓溫相提並論。 後來,朝廷任命殷浩爲建武將軍、揚州刺史。殷浩覺得自己終於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,便積極準備,想要有所作爲。然而,他在處理一些事情時,卻表現出了過於自信和強硬的態度。 有一次,殷浩與桓溫在一些問題上產生了分歧。殷浩沒有選擇以平和的方式與桓溫溝通交流,而是態度堅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,言辭激烈,絲毫不給桓溫留情面。桓溫對於殷浩的這種態度十分不滿,認爲他太過咄咄逼人。 隨着時間的推移,殷浩的這種行事風格越發明顯。他在與他人的交往中,常常不顧及對方的感受,一味地強調自己的主張,給人一種很強勢的感覺。許多人雖然表面上對他表示尊重,但內心卻對他的這種咄咄逼人的作風頗有微詞。 然而,殷浩的強硬並沒有爲他帶來長久的成功。在後來的一次軍事行動中,他由於決策失誤,導致了嚴重的後果。這一事件讓他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,他也因此被朝廷罷黜。 殷浩的故事告訴我們,一個人即使再有才華,如果在與人相處時總是咄咄逼人,不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,也難以獲得真正的成功和認可。在生活中,我們應該保持謙遜和溫和的態度,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,避免因爲自己的過分強硬而給他人帶來傷害,也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。咄咄逼人的行爲往往會適得其反,只有以平和、包容的心態去對待他人和事物,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,成就自己的人生。

咄咄逼人-成語圖片

咄咄逼人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