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平則鳴
成語拼音
- bù píng zé míng
不平則鳴成語解釋
- 鳴:發出聲音,指有所抒發或表示。指受到委曲和壓迫就要發出不滿和反抗的呼聲。
典故出處
- 唐·韓愈《送孟東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。”
成語典故
- 唐朝時期,文學家韓愈的學生孟東野熟讀經史,很有才能,直到50歲才做溧陽縣蔚,因而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。韓愈十分同情,並在孟赴任時寫《送孟東野序》贈別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,草木之無聲,風撓之鳴;水之無聲,風蕩之鳴。”。
成語造句
- 社會中存在諸多不公平的現象,此時人們就應該站出來,正所謂不平則鳴,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訴求。
成語故事
- 在唐朝時期,有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名叫韓愈。
韓愈自幼聰慧好學,心懷壯志,渴望能在仕途上一展身手,爲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。然而,他的人生道路卻充滿了坎坷與波折。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,卻屢次名落孫山,遭受了不少的挫折和打擊。
儘管如此,韓愈並沒有氣餒,他依然堅持不懈地努力着。終於,他通過自己的才華和努力考中了進士。然而,進入仕途後的他發現,官場中充滿了各種不公和黑暗。一些無能之輩憑藉着關係和背景佔據着重要的職位,而真正有才華、有能力的人卻往往被埋沒。
韓愈對此深感不滿,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站出來,爲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發聲。他開始撰寫文章,批判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端和不公。他的文章言辭犀利,觀點鮮明,猶如一把利劍,直刺人心。
有一次,韓愈看到了一個平民百姓因爲遭受了權貴的欺壓而無處伸冤,生活陷入困境。他心中的正義感頓時被激發出來,他奮筆疾書寫下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,爲這個百姓鳴不平。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響,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社會中的不公現象。
在韓愈的一生中,他始終秉持着“不平則鳴”的信念。他不畏權貴,敢於直言,用自己的筆爲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吶喊。他的文章不僅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,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正如《送孟東野序》中韓愈所言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。草木之無聲,風撓之鳴;水之無聲,風蕩之鳴。”他就如同那被風撓動而發出聲響的草木,在面對社會的不公平時,毫不猶豫地發出自己的聲音,爲正義而鳴,爲公平而鳴。
韓愈的故事告訴我們,當我們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時,我們不能沉默不語,而應該像韓愈一樣,勇敢地站出來,發出自己的聲音,爲公平和正義而努力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,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。
不平則鳴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