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仁不讓
成語拼音
- dāng rén bù ràng
當仁不讓成語解釋
- 原指以仁爲任,無所謙讓。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,不推讓。
典故出處
- 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子曰:‘當仁,不讓於師。’”
成語典故
- 春秋時期,孔子主張施行仁政,爲人要有仁義,孔子回答學生子張說做到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等五點就做到了仁。沒有放肆的心叫恭,心地不狹窄叫寬,沒有欺詐的心叫信,沒有怠惰之心叫敏,沒有苛刻之心叫惠。爲人應該當仁不讓。
成語造句
- 在班級活動中,需要有人承擔重要任務時,他總是當仁不讓地站出來。
成語故事
- 在春秋時期,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,社會動盪。
當時有一個名叫子產的人,他是鄭國的一位傑出政治家。子產博學多才,心懷壯志,一心想要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一番貢獻。
有一次,鄭國面臨着一個重大的決策,關於如何處理與鄰國的關係。在朝堂之上,大臣們爭論不休,各種意見紛紛涌現。有的大臣主張採取強硬的態度,有的則建議妥協求和。
子產在仔細分析了局勢之後,心中有了明確的想法。他站出來,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,認爲應該採取一種既堅定又靈活的策略,以維護鄭國的利益和尊嚴。他的言論擲地有聲,讓其他大臣們紛紛折服。
儘管有一些人心中仍有疑慮,但子產毫不退縮,他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。他當仁不讓地承擔起了推動這項決策的責任,積極奔走,努力說服衆人。
在子產的努力下,鄭國最終採取了他所建議的策略,成功地處理了與鄰國的關係,避免了一場可能的危機。鄭國也因此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和繁榮。
子產的當仁不讓,展現出了他的勇氣和擔當。他不因爲可能面臨的困難和阻力而退縮,而是堅定地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去行動。他的事蹟也被後世廣爲傳頌,成爲了人們學習的榜樣。
正如《論語》中所說:“當仁,不讓於師。”子產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。在面對正義和責任的時候,我們應該像子產一樣,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,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,爲了實現更大的目標而努力拼搏。這種當仁不讓的精神,在任何時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,它激勵着人們勇往直前,爲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奮鬥。
當仁不讓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