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症下藥

成語拼音

duì zhèng xià yào

對症下藥成語解釋

針對病症用藥。比喻針對事物的問題所在,採取有效的措施。

典故出處

《三國志·魏志·華陀傳》:“府吏倪尋、李延共止,俱頭痛身熱,所苦正同。佗曰:‘尋當下之,延當發汗。’或難其異,佗曰:‘尋外實,延內實,故治之宜殊。’即各與藥,明旦並起。”

成語典故

華陀(tuó)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,他精通內、外、婦、兒、鍼灸(jiǔ)各科,醫術高明,診斷準確,在我國醫學史上享(xiǎng)有很高的地位。  華陀給病人診療時,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,開出不同的處方。  有一次,州官倪(ní)尋和李延一同到華陀那兒看病,兩人訴說的病症(zhèng)相同:頭痛發熱。華陀分別給兩人診了脈後,給倪尋開了瀉藥,給李延開了發汗的藥。  兩人看了藥方,感到非常奇怪,問:“我們兩人的症狀相同,病情一樣,爲什麼喫的藥卻不一樣呢?”  華陀解釋說:“你倆相同的,只是病症的表象,倪尋的病因是由內部傷食引起的,而李延的病卻是由於外感風寒,着了涼引起的。兩人的病因不同,我當然得對症下藥,給你們用不同的藥治療了。”  倪尋和李延服藥後,沒過多久,病就全好了。

成語造句

醫生對患者進行了詳細的診斷,然後才能夠對症下藥,開出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,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醫生叫華佗。他精通醫術,救治了無數的病人,深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。 有一次,州官倪尋和李延一同來找華佗看病。倪尋說自己頭疼發熱,渾身無力;李延則說自己腹部疼痛,喫不下東西。華佗仔細地爲他們診斷後,卻給倪尋開了下瀉藥,而給李延開了發汗的藥。兩人拿到藥後都十分疑惑,便詢問華佗爲何同樣是生病,開的藥卻截然不同。 華佗不慌不忙地解釋道:“倪尋的病是由於體內積熱,所以需要瀉下才能去除病邪;而李延的病是因爲外感風寒,邪氣入體,需要發汗來驅趕病邪。你們的病症雖然看起來不同,但我這是對症下藥,因病施治。” 兩人聽後恍然大悟,按照華佗的囑咐服藥。果然,沒過多久,倪尋瀉下後病就好了,李延發汗後也恢復了健康。他們對華佗的醫術更是欽佩不已。 華佗之所以能夠如此精準地對症下藥,是因爲他有着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醫術。他長期觀察病人的病症,研究各種疾病的特點和治療方法,從而能夠根據不同的病情制定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 正如《三國志》中對華佗的記載:“佗行道,見一人病咽塞,嗜食而不得下,家人車載欲往就醫。佗聞其呻吟,駐車往視,語之曰:‘向來道邊有賣餅家,蒜齏大酢,從取三升飲之,病自當去。’即如佗言,立吐蛇一枚,縣車邊,欲造佗。”華佗就是這樣,能夠準確地判斷病情,然後給出恰當的治療方法。 對症下藥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,它告訴我們在處理事情時,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合適的措施,不能一概而論。就像醫生治病一樣,只有準確地找到問題的根源,才能開出有效的“藥方”,解決問題。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,我們都應該學會這種思維方式,避免盲目行動,做到有的放矢,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。

對症下藥-成語圖片

對症下藥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