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價而沽
成語拼音
- dài jià ér gū
待價而沽成語解釋
- 沽:賣。等有好價錢才賣。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。
典故出處
- 《論語·子罕》:“沽之哉!沽之哉!,我待賈者也。”
成語典故
- 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弟子到各國去遊說推行他的政治主張,沒有人接受並重用他,他並不灰心。弟子子貢以得到美玉如何處理問孔子,孔子毫不遲疑地回答:“賣掉它,賣掉它,我正在等待識貨的人出現呢。”。
成語造句
- 在如今的人才市場上,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並非急於求職,而是選擇待價而沽,等待更好的機會。
成語故事
- 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,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,希望能夠得到各國君主的重用,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。
在衛國,孔子曾多次拜見衛靈公,但衛靈公對孔子的學說並不感興趣,只是表面上對孔子表示尊敬。孔子的弟子子貢看到這種情況,便向孔子詢問道:“老師,我們在這裏停留了這麼久,也沒有得到衛靈公的重用,是不是應該離開衛國,去其他國家尋找機會呢?”孔子回答說:“我們不能急於求成,要等待合適的時機。就像一件珍貴的物品,要等待合適的買主,才能賣出好價錢。”
後來,孔子和弟子們又來到了宋國。當時的宋國國君宋襄公非常仰慕孔子的名聲,便邀請孔子到宋國做客,並表示願意聽取孔子的政治見解。孔子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便向宋襄公詳細闡述了自己的“仁政”思想。宋襄公聽後,對孔子的學說非常讚賞,決定任命孔子爲宋國的大夫。
然而,就在孔子準備接受任命的時候,宋國的一些大臣卻對孔子產生了嫉妒和怨恨。他們在宋襄公面前說了孔子的許多壞話,使得宋襄公對孔子產生了懷疑和動搖。最終,宋襄公取消了對孔子的任命,孔子和弟子們只好再次踏上了旅途。
在離開宋國的路上,子貢又問孔子:“老師,我們這次又失去了一個機會,是不是我們的學說不適合當時的社會呢?”孔子回答說:“不是我們的學說不好,而是時機未到。我們要像等待合適價格的物品一樣,耐心等待,總有一天會遇到真正欣賞我們學說的君主。”
孔子和弟子們繼續周遊列國,雖然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困難,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信念。他們堅信,只要自己堅持下去,總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。
“待價而沽”這個成語,就是從孔子的這段經歷中演變而來的。它的意思是等待好的價錢纔出售,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機會才肯出仕或做事。這個成語告訴我們,在追求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的過程中,要有耐心和信心,不能急於求成。同時,也要善於等待時機,在合適的時候展現自己的才能和價值。就像孔子一樣,雖然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失敗,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,最終成爲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。
待價而沽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