鬥水活鱗

成語拼音

dòu shuǐ huó lín

鬥水活鱗成語解釋

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

典故出處

語出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爲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

成語典故

戰國時期,思想家莊周在《莊子》中運用寓言故事,他在《外物》篇中講到:莊周在旅行途中聽到有聲音叫他,他在車轍中發現一條鮒魚,鮒魚即將缺水請求幫助,莊周準備取一杯水救它,鮒魚說他是東海的波臣,哪裏是這斗升之水能夠生活下去的。

成語造句

在那片乾涸的土地上,人們通過艱苦的努力,引來了水源,鬥水活鱗般地讓即將枯萎的生命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,有一個小村莊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旱災。連續數月滴雨未下,土地乾裂,莊稼枯萎,河流湖泊都乾涸見底,村民們面臨着巨大的生存危機。 村裏有一位善良而智慧的年輕人叫李明。他看到村民們的痛苦和絕望,心中十分不忍,決定要爲大家尋找水源。李明四處奔走,翻山越嶺,尋找可能存在的地下水脈或者隱藏的水源。 經過多日的艱難探索,李明終於在一個偏遠的山谷中發現了一處小小的泉眼,只有極少量的水滲出。但這對於極度缺水的村民們來說,已經是如獲至寶。李明小心翼翼地用手捧起那一點點水,彷彿捧着最珍貴的寶物。 他急忙趕回村子,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大家。村民們紛紛來到泉眼處,但看着那少得可憐的水,大家又陷入了沉思。如果大家都爭搶着去取水,這一點點水很快就會被用盡,而且可能會破壞泉眼。 李明站出來說道:“我們不能這樣自私地搶奪這鬥水,我們要想辦法讓這一點點水發揮最大的作用,讓它能救活更多的生命。”於是,大家商量出一個辦法,每天只取少量的水,用來滋潤最需要水的植物,讓它們慢慢恢復生機,希望能通過植物的生長來逐漸改善環境。 在李明的帶領下,村民們齊心協力,每天都精心呵護着那幾株用泉水澆灌的植物。隨着時間的推移,那些植物真的開始茁壯成長,它們的根系深深地扎入地下,彷彿在探尋着更多的水源。 奇蹟發生了,在這些植物的周圍,慢慢開始有了更多的水滲出。村民們欣喜若狂,他們知道,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。大家繼續精心照料着這些水源和植物,漸漸地,村裏的土地又恢復了生機,莊稼重新生長,河流也開始有了潺潺的流水聲。 李明和村民們用他們的智慧和堅持,通過那鬥水成功地讓整個村莊恢復了活力,就像讓瀕死的魚兒又重新活了過來。他們的故事也被後人傳頌,成爲了一個關於在艱難困境中團結一致、智慧求生的典範。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,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,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智慧的方法,就能夠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奇蹟。就如同那鬥水,雖然看似微不足道,但在恰當的運用下,卻能讓生命重新煥發生機,正所謂“鬥水活鱗”。

鬥水活鱗-成語圖片

鬥水活鱗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