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打自招
成語拼音
- bù dǎ zì zhāo
不打自招成語解釋
- 招:招供。舊指沒有用刑就招供。比喻做了壞事或有壞的意圖自我暴露出來。
典故出處
- 明·吳承恩《西遊記》第十七回:“也是個不打自招的怪物,他忽然說出道:後日是他母難之日,邀請諸邪來作生日。”
成語典故
-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來到一座寺廟借宿,孫悟空向僧人展示袈裟,寺內老僧貪財夜晚放火燒寺,偷走了袈裟。他在芳草坡前被黑風山上的妖怪捉住,他便不打自招地交出唐僧的袈裟。孫悟空知道後立即趕將過來消滅妖怪奪回袈裟。
成語造句
- 他在回答問題時神色慌張,結果一番言語下來,自己就把事情真相給暴露了,完全是不打自招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有一個小鎮,這裏住着一個名叫李四的人。李四平時遊手好閒,總喜歡小偷小摸。
有一天,鎮上來了一位富商,帶着許多貴重的貨物準備在此停留幾日進行貿易。李四得知這個消息後,心中便打起了壞主意。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,李四偷偷潛入了富商居住的地方,試圖偷走那些值錢的東西。
然而,他在偷盜的過程中不小心碰倒了一個花瓶,發出了巨大的聲響。富商被驚醒,立刻呼喊衆人前來捉賊。李四見狀,驚慌失措地開始逃竄,結果在慌亂中丟了自己的一隻鞋子。
第二天,富商和鎮上的人們四處尋找小偷的蹤跡。當他們看到李四穿着一隻鞋子,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時,心中便起了疑心。有人詢問李四爲何會這樣,李四神色慌張,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就在這時,一位聰明的老者看出了端倪,他故意對李四說:“我知道昨晚的小偷是誰了。”李四一聽,頓時緊張起來,連忙追問:“是誰?”老者笑而不語,只是盯着李四看。李四在衆人的注視下,越發心虛,額頭冒出了細密的汗珠。
最後,李四實在受不了這種壓力,竟然自己承認了就是昨晚的小偷,這完全就是不打自招。他的行爲讓衆人感到既氣憤又可笑,最終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。
在歷史記載中,也有類似的例子。比如《晉書·苻堅載記》中就有記載,苻堅心虛之下,自己的言行露出破綻,就如同李四一樣不打自招。這個成語提醒着人們,做了虧心事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暴露自己,要保持正直和誠實,才能心安理得地生活。
不打自招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