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崩離析
成語拼音
- fēn bēng lí xī
分崩離析成語解釋
- 崩:倒塌;析:分開。崩塌解體,四分五裂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。
典故出處
- 《論語·季氏》:“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,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。”
成語典故
- 春秋時,魯國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費邑(今山東費縣),他雖然名位是卿大夫,但權勢極大,甚至超出當時國君魯哀公。季康子爲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,想攻伐附近的一個叫顓臾的小國,把它併吞過來。 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當時都是季康子的謀臣,他倆覺得很難諫勸季康子,於是向孔子求教。孔子卻懷疑這是冉有的主意。冉有說:“這是季康的主意,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。” 孔子說:“你倆既然輔佐季康,就應該盡力勸阻他。” 冉有又說:“不過,如今顓臾的國力越來越強大。現在不攻取,以後可能會成爲禍患。” 孔子說:“這話不對!治理一個國家,不必去擔憂土地、人口的多少;而應該多去想想怎樣使百姓安居樂業。百姓一安定,國家就會富強。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來廣泛招致遠方的百姓,讓他們能安居樂業。而你們倆輔佐季康,使得遠方的百姓離心而不來歸附,人民有異心而不和,國家分裂而不能集中。在自己的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情況下,還想去用武力攻伐顓臾,我恐怕季康的麻煩不在顓臾,而在蕭牆之內。” “蕭牆”是國君宮門前的照壁。孔子的意思是季康的麻煩在內部而不在外面。在這個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個成語“禍起蕭牆”,形容內部發生禍亂。
成語造句
- 這個國家因爲長期的戰亂和內部矛盾,如今已經變得分崩離析。
成語故事
- 在春秋時期,有一個諸侯國名爲魯國。魯國曾經也是一個較爲強大的國家,但隨着時間的推移,內部的各種問題逐漸暴露出來。
魯國的政治局面變得日益複雜,貴族之間爭權奪利,相互傾軋。一些大臣們心懷私利,不顧國家的整體利益,爲了自己的權勢和財富不擇手段。
當時,魯國的國君雖然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,但實際上權力卻被衆多貴族瓜分。這些貴族各自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和支持者,他們之間經常發生衝突和爭鬥。
在這種混亂的局勢下,魯國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。他們不僅要承受繁重的賦稅和勞役,還要面臨着戰爭和動盪的威脅。社會秩序崩潰,道德觀念淡薄,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。
與此同時,周邊的諸侯國看到魯國的這種狀況,紛紛開始對其虎視眈眈。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擴張自己勢力的好機會,於是不斷地對魯國進行侵擾和攻擊。
魯國的一些有識之士看到國家面臨的危機,試圖勸說貴族們團結起來,共同應對外敵。然而,這些貴族們卻根本聽不進去,他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爭鬥中,無法自拔。
就這樣,魯國在內部的分崩離析和外部的壓力下,逐漸走向了衰落。曾經輝煌一時的國家變得破敗不堪,失去了往日的榮光。
正如《論語·季氏》中所記載:“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。”魯國的命運令人嘆息,它的故事也成爲了歷史上一個深刻的教訓。它警示着後人,一個國家如果內部不團結,各自爲戰,只追求個人利益,那麼最終必然會走向衰敗和滅亡。只有當全體人民齊心協力,共同爲了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而努力奮鬥,才能保持國家的穩定和強大,避免重蹈魯國分崩離析的覆轍。
分崩離析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