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度包容

成語拼音

dà dù bāo róng

大度包容成語解釋

度度量;包容納。形容氣量大,能寬容人。

典故出處

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十回這事情自以爲不辦爲是。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,自然沒得話說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與人相處,應該多一些理解和體諒,少一些計較和紛爭,以大度包容的胸懷去接納他人的不足和過錯。

成語故事

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許多關於包容的故事。 在唐朝時期,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以大度包容而著稱的君主。當時,有一位名叫魏徵的大臣,他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屬下。在李建成與李世民爭奪皇位的過程中,魏徵曾多次爲李建成出謀劃策,試圖阻止李世民上位。然而,當李世民最終成功登上皇位後,他不僅沒有怪罪魏徵,反而對他十分器重。 李世民深知魏徵是一位有才能、有見識的人,他希望魏徵能夠爲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。於是,他不計前嫌,將魏徵提拔爲重要的大臣,並經常向他請教治國理政的方略。魏徵也沒有辜負李世民的信任和期望,他直言不諱地向李世民提出各種建議和批評,甚至有時會當面指責李世民的過錯。 然而,李世民並沒有因此而生氣或惱怒,他以大度包容的胸懷接受了魏徵的意見和批評。他明白,魏徵的直言是爲了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,他的批評是爲了讓自己成爲一位更好的君主。在李世民的大度包容和魏徵的直言進諫下,唐朝逐漸走向繁榮昌盛,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。 李世民的大度包容不僅體現在對待魏徵這樣的大臣上,還體現在對待其他國家和民族上。在他的治理下,唐朝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,與周邊的少數民族建立了友好的關係。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習俗,給予他們平等的權利和機會。這種大度包容的態度使得唐朝成爲了一個多民族融合、和諧共處的國家。 在歷史的記載中,李世民的大度包容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。他的行爲體現了一位偉大君主的胸懷和智慧,也爲後人樹立了榜樣。正如《論語》中所說: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慼慼。”李世民以其坦蕩的胸懷和大度包容的品質,展現了君子的風範。 大度包容,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和境界。它能夠化解矛盾,促進和諧;它能夠凝聚人心,成就大業。在我們的生活中,我們也應該學會大度包容,以寬容的心態對待他人的過錯和不足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創造一個和諧、美好的社會。讓我們以李世民爲榜樣,用大度包容的胸懷去擁抱世界,去迎接未來的挑戰和機遇。

大度包容-成語圖片

大度包容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