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寸得尺

成語拼音

dé cùn dé chǐ

得寸得尺成語解釋

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◇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
典故出處

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王不如遠交而近攻,得寸則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
成語典故

惟須認定主見,中外一意,合力堅持,得寸得尺,相機籌辦,必可循序就範。★清·薛福成《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》

成語造句

他在工作中一旦取得一點成績,就會得寸得尺,提出更多過分的要求。

成語故事

在戰國時期,各國紛爭不斷,局勢變幻莫測。 有一個小國,名爲衛國。衛國的國君妄圖擴張自己的領土,於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鄰國。一開始,衛國通過一些小手段,從鄰國那裏佔得了一些小的土地和城池,這讓衛國國君嚐到了甜頭,他的野心也越發膨脹起來。 隨着時間的推移,衛國國君不再滿足於小打小鬧,他開始策劃更大規模的侵略行動。他不斷地向鄰國施壓,得寸進尺地索要更多的土地和資源。鄰國一開始還試圖通過談判和協商來解決問題,但衛國國君根本不予理會,反而變本加厲地發動攻擊。 在衛國的不斷逼迫下,鄰國終於忍無可忍,決定奮起反抗。他們集結了全國的力量,與衛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。衛國國君本以爲可以輕易得逞,卻沒想到鄰國的反抗如此堅決和頑強。 在戰場上,衛國軍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,傷亡慘重。而此時,其他國家也對衛國這種貪婪無度、得寸進尺的行爲感到不滿,紛紛對衛國表示譴責,並在一定程度上對鄰國提供了支持。 衛國國君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但此時已經爲時太晚。他的貪婪和野心不僅讓自己的國家陷入了困境,也讓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。最終,衛國不得不停止了這種無休止的侵略行爲,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做人做事都不能得寸進尺,要有適度的原則和底線。如果一味地追求更多,不懂得知足和適可而止,最終可能會適得其反,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盡的災難。正如《老子》中所說:“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。”我們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,珍惜已有的,不過分貪婪和索取,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長遠。

得寸得尺-成語圖片

得寸得尺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