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寸進尺

成語拼音

dé cùn jìn chǐ

得寸進尺成語解釋

得了一寸,還想再進一尺。比喻貪心不足,有了小的,又要大的。

典故出處

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不敢進寸而退尺。”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王不如遠交而近攻,得寸則王之寸, 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
成語典故

法國得寸進尺,五年以後吞併了整個南圻,而心猶未足,還打算攘奪北圻,僅留下中圻給越南。★高陽《清宮外史》下冊

成語造句

他總是不滿足別人給予的幫助,反而變本加厲地提出更多過分要求,這種得寸進尺的行爲讓人十分反感。

成語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兩個相鄰的國家,分別是甲國和乙國。甲國國力強盛,而乙國相對弱小。 有一天,甲國的國王野心勃勃,想要擴張自己的領土,於是他派遣軍隊進攻了乙國邊境的一個小鎮。乙國國王爲了避免戰爭擴大,選擇了妥協,將這個小鎮割讓給了甲國。甲國國王嚐到了甜頭,心想乙國如此軟弱可欺,便得隴望蜀,想要更多。 不久後,甲國國王又提出了新的無理要求,要求乙國割讓更多的領土給他。乙國國王雖然心中憤怒,但考慮到兩國實力的差距,再次選擇了退讓。然而,甲國國王並沒有就此罷休,他越發貪婪,不斷地提出更多過分的要求,簡直是得寸進尺。 乙國的大臣們紛紛勸諫國王不能再這樣一味地退讓,否則國家將面臨更大的危機。乙國國王終於醒悟過來,他明白如果繼續縱容甲國,自己的國家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。於是,乙國開始積極備戰,訓練軍隊,加強國防。 當甲國國王再次提出無理要求時,乙國國王果斷地拒絕了,並表明了自己的強硬態度。甲國國王見狀,惱羞成怒,決定發動大規模的戰爭。 戰爭一開始,甲國憑藉着強大的軍事實力,取得了一些優勢。但是,乙國人民同仇敵愾,奮起抵抗,加上乙國軍隊的頑強作戰,戰爭的局勢逐漸發生了變化。 在一場關鍵的戰役中,乙國軍隊利用地形優勢,成功地擊敗了甲國軍隊。甲國國王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貪婪和狂妄帶來了多麼嚴重的後果。隨着戰爭的繼續,甲國的國力也受到了極大的消耗,國內民衆怨聲載道。 最終,甲國不得不停止了這場侵略戰爭,而乙國也成功地捍衛了自己的國家和領土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時,不能一味地退讓,否則對方只會得寸進尺,變本加厲。我們要有堅定的立場和勇氣,敢於捍衛自己的權益,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,不要被貪婪和慾望所驅使,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災難。正如《後漢書·隗囂傳》中所說:“元請以一丸泥爲大王東封函谷關,此萬世一時也。”我們要懂得適可而止,把握好分寸,才能在複雜的世界中立足。

得寸進尺-成語圖片

得寸進尺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