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之邦
成語拼音
- fù mǔ zhī bāng
父母之邦成語解釋
- 指祖國。
典故出處
- 《論語·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
成語典故
- 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碰壁後,在冉求的幫助下,終於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,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,沒有重用他。他認爲與季康子是“道不同,不相爲謀。”於是閒居起來,專心著述,編輯整理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《春秋》等。
成語造句
- 他始終心懷熱愛,對那片生育他、養育他的父母之邦充滿了深厚的感情。
成語故事
- 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個年輕人名叫子軒。他生活在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,這裏的人民安居樂業,國家一片祥和。
子軒自幼聰慧好學,心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。他渴望有一天能夠爲自己的國家做出一番偉大的貢獻。隨着時間的推移,子軒成長爲了一名才華出衆的青年。
然而,天有不測風雲,這個國家突然遭到了鄰國的侵略。鄰國的軍隊如潮水般涌來,燒殺搶掠,無惡不作。國家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,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。
子軒看到自己的國家和同胞遭受如此苦難,心中悲憤交加。他毅然決定投身到保衛國家的戰鬥中去。他和其他勇敢的人們一起,拿起武器,與侵略者展開了殊死搏鬥。
在戰鬥的過程中,子軒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,但他始終沒有放棄。他深知,自己所保衛的不僅僅是一片土地,更是自己的父母之邦,是生他養他的地方。
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戰鬥,子軒和他的同伴們終於擊退了侵略者,保衛了自己的國家。國家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繁榮。
子軒深知,這次勝利來之不易,他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。他開始致力於國家的建設和發展,努力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。
在子軒的努力下,國家日益昌盛。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開來,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。而他對於父母之邦的熱愛和忠誠,也深深地感染了每一個人。
正如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中所說:“維桑與梓,必恭敬止。”人們對於自己的家鄉和祖國,都應該懷着崇敬和熱愛之情。子軒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對父母之邦的忠誠和奉獻,他的故事也激勵着後人,要永遠熱愛自己的國家,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父母之邦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