敵國外患
成語拼音
- dí guó wài huàn
敵國外患成語解釋
- 指來自敵對國家的侵略騷擾。
典故出處
- 《孟子·告子下》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恆亡。”
成語典故
- 敵國外患,日馮陵而無已。★章炳麟《藩鎮論》
成語造句
- 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裏,國家既要應對內部的紛爭,又要抵禦敵國外患,處境極爲艱難。
成語故事
- 在遙遠的古代,有一個名爲雲國的國家。雲國地處要衝,周邊列強環伺,時常面臨着各種威脅與挑戰。
雲國的國王名爲厲王,他深知國家所處的險峻形勢。國內雖然暫時安穩,但外部的敵國一直對雲國虎視眈眈,尋找着可乘之機。厲王積極地發展軍事力量,訓練了一支精銳的軍隊,以應對可能隨時到來的外患。
一日,邊境傳來急報,鄰國陳兵邊境,大有入侵之勢。厲王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。大臣們有的主張求和,認爲戰爭會給百姓帶來巨大痛苦;有的則堅決主戰,認爲不能示弱。厲王經過深思熟慮,決定先派使者去鄰國探探虛實。
使者帶回的消息並不樂觀,鄰國確實有意挑起戰爭,企圖掠奪雲國的資源和土地。厲王明白,這是一場關乎雲國生死存亡的考驗。他果斷地命令軍隊進入戰備狀態,同時在國內積極籌備糧草物資。
戰爭最終還是爆發了,鄰國的軍隊如潮水般涌來。雲國的將士們在厲王的帶領下,奮勇抵抗,毫不退縮。他們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和精湛的戰術,多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。然而,鄰國的實力不容小覷,戰爭陷入了僵持階段。
在這艱難的時刻,厲王沒有被困難嚇倒。他一方面鼓舞士氣,讓將士們堅信他們能夠保衛國家;另一方面,積極尋求外部的援助。經過不懈的努力,雲國終於得到了其他國家的支持。
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雲國逐漸扭轉了戰局,開始對鄰國發起反擊。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,雲國終於擊退了鄰國的軍隊,取得了勝利。
這場戰爭讓雲國深刻地認識到,敵國外患隨時都可能降臨,只有保持強大的實力和高度的警惕,才能在危機中生存下來。從此,雲國更加註重國防建設,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,努力營造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。
正如《孟子·告子下》中所言:“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恆亡。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。”雲國正是因爲經歷了這次敵國外患的嚴峻考驗,才更加懂得居安思危的重要性,不斷髮展壯大自己,從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屹立不倒。這個故事也提醒着後人,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,要勇敢地迎接,堅定地前行,只有這樣,才能在風雨中不斷成長,開創出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敵國外患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