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改其樂
成語拼音
- bù gǎi qí lè
不改其樂成語解釋
- 不改變自有的快樂。指處於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。
典故出處
- 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一簞食,一飄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擾,回出不改其樂。”
成語典故
- 東晉的戴逵從小聰慧過人,對繪畫和雕塑很有造詣。 有一次,會稽靈寶寺請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無量壽佛佛像。佛像刻成了,圍觀者都稱妙,可戴逵左看右看,總是不滿意。怕別人不好意思提意見,戴逵就躲到屏風之後,聽取參觀者的評論、意見,然後進行修改,這樣反覆多次,三年後才完成。由於戴逵在佛像中溶入了中國人的形像,晉朝的佛像藝術自此別開生面。 戴逵淡泊名利,一生隱居不願出來爲官,而他哥哥則想着建立領兵拒敵的功業。太傅謝安對他哥哥說:“你們兄弟倆人的志向和事業爲什麼相差那麼遠呢?”他哥哥說:“因爲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,而家弟也改變不了他的樂趣。”。
成語造句
- 儘管生活中遭遇了諸多困難和挫折,但他依然能保持積極的心態,不改其樂地面對每一天。
成語故事
- 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這樣一位人物,他身處困境卻始終能保持內心的寧靜與快樂,他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顏回。
顏回自幼家境貧寒,但他卻對知識有着無比的渴望和執着。他拜入孔子門下,一心鑽研學問,勤奮刻苦,哪怕生活條件極爲艱苦,也從未動搖過他對真理的追求。
顏回居住在簡陋的巷子裏,每天的食物只是一簞食、一瓢飲,然而他卻能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改其樂。他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和思考中,從孔子的教誨中汲取智慧的養分。
有一次,孔子帶着弟子們周遊列國,在途中遭遇了諸多困難和挫折。有時食物匱乏,衆人都餓得飢腸轆轆,其他弟子們不禁面露愁容,抱怨連連。但顏回卻依然保持着那份淡然和樂觀,他默默地忍受着飢餓,繼續與孔子探討學問。
在那個動盪的時代,顏回面臨着外界的種種誘惑和干擾,但他始終堅守着自己內心的信念。他明白,物質的匱乏並不能影響他對精神世界的追求。正如孔子所說:“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回也!”
顏回的這種不改其樂的精神,不僅僅影響了他的同門師兄弟,也爲後世之人樹立了榜樣。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內心富足,什麼是對理想和信念的執着堅守。
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,人們往往容易被物質所迷惑,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。而顏回的故事就如同一盞明燈,提醒着我們要時刻保持內心的寧靜與快樂,不要被外在的繁華所左右。即使生活中遭遇困難和挫折,我們也要像顏回一樣,不改其樂,堅定地走在自己追求真理的道路上。讓我們以顏回爲榜樣,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,保持那份純粹和執着,追求屬於我們自己的精神樂園。
不改其樂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