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須棄袍

成語拼音

gē xū qì pào

割須棄袍成語解釋

割掉鬍鬚,丟掉外袍。形容戰敗落魄的樣子。

典故出處

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8回:“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。操聞之,即扯旗角包頸而逃。”

成語典故

三國時期,曹操派大將鍾繇攻蜀未成,退守潼關,就改派曹洪、徐晃駐守潼關,才九天時間曹洪丟了潼關。曹操率軍親自攻打潼關,結果被馬超打得大敗,爲了逃命,曹操割掉自己的鬍鬚,丟掉自己的戰袍,化裝逃回到自己的大本營。

成語造句

曹操在戰場上遭遇慘敗,爲了保命竟然做出了割須棄袍這樣狼狽的舉動。

成語故事

在三國時期,曹操率領大軍與馬超在潼關交戰。 馬超乃是一員猛將,英勇無比,他帶領的西涼軍也是銳不可當。曹操見馬超來勢洶洶,心中也有些忌憚。 戰爭一開始,馬超就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,曹軍連連敗退。曹操親自上陣指揮,但馬超的勇猛讓曹軍陷入了困境。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,馬超突然殺到曹操面前,曹操大驚失色,慌忙逃竄。馬超在後面緊追不捨,眼看就要追上曹操。曹操爲了保命,竟然不顧一切地割下自己的鬍鬚,扔掉了自己的戰袍,以此來改變自己的模樣,避免被馬超認出。 曹操的這一舉動,雖然看似狼狽不堪,但卻讓他成功地逃脫了馬超的追殺。然而,這也成爲了他一生中頗爲尷尬的一幕。 後來,人們就用“割須棄袍”這個成語來形容人在危急時刻狼狽逃竄,不顧體面的樣子。這個故事也充分體現了戰爭的殘酷和形勢的瞬息萬變。曹操雖然是一代梟雄,但在面對馬超這樣的強敵時,也不得不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來保全自己。同時,也讓我們看到了馬超的勇猛和果敢,他的威名在這場戰鬥中更加響亮。歷史的長河中,這樣的故事不斷提醒着我們,在面對困境和挑戰時,要懂得隨機應變,放下所謂的面子和尊嚴,以求得生存和發展。

割須棄袍-成語圖片

割須棄袍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