掛冠而去
成語拼音
- guà guān ér qù
掛冠而去成語解釋
- 冠:官帽。指辭去官職
典故出處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後漢書·逢萌傳》:“時王莽殺其子宇,萌謂友人曰:‘三綱絕矣!不去,禍將及人。’即解冠掛東都城門,歸,將家屬浮海,客於遼東。”
成語典故
- 西漢末年,王莽的兒子王宇擔心王莽樹敵太多而進行血諫,被王莽大義滅親而殺掉,逢萌看出了王莽的用意,認爲這樣的君王不值得忠貞,於是摘下頭上的烏紗帽掛在都城東門外,悄悄地離開京城,攜家逃到遼東,後來不久,王莽自殺新朝滅亡。
成語造句
- 他因對官場的種種不滿,最終毅然決然地掛冠而去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位官員名叫李勉。他生性正直,爲官清廉,深受百姓愛戴。
李勉所處的朝代政治逐漸腐敗,官場中充斥着勾心鬥角和貪污受賄的現象。然而,李勉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,不與那些腐敗之輩同流合污。
有一次,朝廷中發生了一件重大的貪污案件,涉及到許多高官顯貴。皇帝下令嚴查此案,並委派李勉負責調查。李勉深知此案牽連甚廣,阻力重重,但他毫不畏懼,毅然決然地投入到調查工作中。
在調查過程中,李勉遭遇了各種阻礙和威脅,但他毫不退縮,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,逐漸揭開了案件的真相。原來,那些涉案的高官顯貴們爲了謀取私利,相互勾結,大肆貪污國家錢財,嚴重損害了國家和百姓的利益。
李勉將調查結果如實上報給皇帝,希望皇帝能夠嚴懲這些貪官污吏。然而,皇帝卻猶豫不決,因爲這些涉案官員大多與皇室有着密切的關係。皇帝擔心嚴懲他們會引起皇室內部的動盪,於是便想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李勉得知皇帝的想法後,感到無比失望和憤怒。他深知,如果不徹底剷除這些腐敗之輩,國家將永無寧日。於是,他毅然決定辭去官職,掛冠而去。
在離開京城的那一天,百姓們紛紛前來送行,他們對李勉的離去感到萬分不捨。李勉感慨地對百姓們說:“我雖離去,但心始終與你們在一起。我希望有朝一日,國家能夠恢復清明,百姓能夠安居樂業。”
李勉掛冠而去後,隱居山林,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。他的事蹟被人們傳頌開來,成爲了後世爲官者的楷模。而“掛冠而去”這個成語,也因此流傳開來,用來形容那些爲了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,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,離開官場的人。
在歷史的長河中,像李勉這樣的官員雖然不多,但他們的精神卻如同一盞明燈,照亮了後人前行的道路。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爲官之道,什麼是真正的正義和良知。他們的故事,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,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堅守原則和信念始終是做人的根本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,不被外界的誘惑所迷惑,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奮鬥。
掛冠而去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