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之可惜

成语拼音

qì zhī kě xī

弃之可惜成语解释

扔掉它未免可惜。

典故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东汉末年,曹操在斜谷界口驻军很多天,如果进兵有马超的军队阻拦,要收兵担心被马超耻笑,陷于进退两难的地步,他只吃饭时将领夏侯惇来请示晚上军中的口令,曹操看见汤中有鸡肋就随口说“鸡肋”,杨修听到后就叫士兵准备撤退。

成语造句

那堆旧物放在那里占地方,但直接扔掉又弃之可惜。

成语故事

东汉末年,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地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。曹操亲率大军进攻刘备,双方僵持不下。 有一天,曹军的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,士兵们开始感到饥饿和疲惫。曹操心中十分忧虑,他深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粮草问题,这场战争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。 在这种情况下,曹操想出了一个计策。他故意装作要退兵的样子,让士兵们收拾行装,准备撤军。刘备得知这个消息后,心中十分疑惑,他不确定曹操是真的要退兵还是另有阴谋。 刘备的谋士们纷纷建议他趁机追击曹军,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然而,刘备却犹豫不决,他担心曹操有诈,追上去可能会中了曹操的圈套。 就在刘备纠结的时候,曹操却在暗中观察着刘备的一举一动。他看到刘备没有贸然追击,心中暗暗得意。原来,曹操并不是真的要退兵,他只是想借此试探刘备的反应。 此时,曹操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。继续进攻刘备,可能会因为粮草问题而陷入困境;而就此退兵,又觉得心有不甘,毕竟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和代价。曹操左右为难,觉得就像鸡肋一样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 曹操的一位谋士杨修看出了他的心思,他对众人说:“以今夜号令,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,鸡肋者,食之无肉,弃之有味。今进不能胜,退恐人笑,在此无益,不如早归,来日魏王必班师矣。”众人听了,都觉得很有道理。 果然,没过多久,曹操就下令撤军了。这场汉中之战,最终以曹操的主动撤退而结束。 “弃之可惜”这个成语,后来就常用来形容一些东西或事情,虽然价值不大,但又舍不得丢弃。就如同曹操在汉中之战中所面临的困境一样,继续下去可能收获甚微,但放弃又觉得可惜。在生活中,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,面对一些鸡肋般的选择,需要我们权衡利弊,做出明智的决策。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舍不得而犹豫不决,也不能轻易地放弃可能存在的机会。要根据实际情况,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
弃之可惜-成语图片

弃之可惜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