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化碧
成语拼音
- sān nián huà bì
三年化碧成语解释
- 指忠心不泯。
典故出处
- 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
成语典故
- 周朝时期,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,不卑不亢,有浩然正气。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,蒙冤被周人杀害,传说他被杀的当时,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,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。
成语造句
- 革命烈士的精神如三年化碧般永垂不朽,激励着无数后人奋勇前行。
成语故事
- 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个国家正经历着动荡与变革。
当时,有一位忠诚且正直的大臣名叫苌弘。他一心为国,尽心尽力地辅佐着君王,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出谋划策。然而,宫廷之中的权力斗争复杂而残酷,苌弘因为他的刚正不阿和直言进谏,得罪了一些心怀叵测的权贵。
这些权贵们为了排除异己,开始编织各种罪名陷害苌弘。他们在君王面前搬弄是非,恶意中伤苌弘,使得君王渐渐对苌弘产生了怀疑和不满。最终,苌弘被君王无情地驱逐,流落到了偏远的地方。
苌弘虽然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,但他对国家的忠诚从未改变。他心中依然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眷恋。然而,那些权贵们并不打算就此罢休,他们继续对苌弘进行迫害,企图将他彻底置于死地。
在悲愤交加之中,苌弘含冤而死。他的鲜血洒在了地上,人们都为他的遭遇感到痛心和惋惜。据说,苌弘的精诚之气并未消散,三年之后,他的鲜血竟然化作了碧玉。
后来,人们用“三年化碧”这个成语来表达一个人忠诚正义,即使遭受冤屈和迫害,其精诚也能感天动地,就如同苌弘的鲜血化为碧玉一般。这也提醒着人们,要珍惜那些坚守正义和忠诚的人,不要让他们的心血和付出被轻易忽视和践踏。正如《庄子·外物》中所说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这个故事穿越历史的长河,一直流传至今,成为了人们歌颂忠诚与正义的典范。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,我们都应该以苌弘为榜样,保持对正义的执着追求,即使面对困境和挫折,也绝不放弃自己的信念。因为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一笔,让后人铭记我们的忠诚与正义。
三年化碧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