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化碧

成語拼音

sān nián huà bì

三年化碧成語解釋

指忠心不泯。

典故出處

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萇弘死於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爲碧。”

成語典故

周朝時期,劉文公的大夫萇弘一生忠於朝廷,不卑不亢,有浩然正氣。他因爲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權貴,蒙冤被周人殺害,傳說他被殺的當時,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裏,三年後這些幹血塊全都化爲碧玉。

成語造句

革命烈士的精神如三年化碧般永垂不朽,激勵着無數後人奮勇前行。

成語故事

在遙遠的古代,有一個國家正經歷着動盪與變革。 當時,有一位忠誠且正直的大臣名叫萇弘。他一心爲國,盡心盡力地輔佐着君王,爲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出謀劃策。然而,宮廷之中的權力鬥爭複雜而殘酷,萇弘因爲他的剛正不阿和直言進諫,得罪了一些心懷叵測的權貴。 這些權貴們爲了排除異己,開始編織各種罪名陷害萇弘。他們在君王面前搬弄是非,惡意中傷萇弘,使得君王漸漸對萇弘產生了懷疑和不滿。最終,萇弘被君王無情地驅逐,流落到了偏遠的地方。 萇弘雖然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,但他對國家的忠誠從未改變。他心中依然懷着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深眷戀。然而,那些權貴們並不打算就此罷休,他們繼續對萇弘進行迫害,企圖將他徹底置於死地。 在悲憤交加之中,萇弘含冤而死。他的鮮血灑在了地上,人們都爲他的遭遇感到痛心和惋惜。據說,萇弘的精誠之氣並未消散,三年之後,他的鮮血竟然化作了碧玉。 後來,人們用“三年化碧”這個成語來表達一個人忠誠正義,即使遭受冤屈和迫害,其精誠也能感天動地,就如同萇弘的鮮血化爲碧玉一般。這也提醒着人們,要珍惜那些堅守正義和忠誠的人,不要讓他們的心血和付出被輕易忽視和踐踏。正如《莊子·外物》中所說:“萇弘死於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爲碧。”這個故事穿越歷史的長河,一直流傳至今,成爲了人們歌頌忠誠與正義的典範。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,我們都應該以萇弘爲榜樣,保持對正義的執着追求,即使面對困境和挫折,也絕不放棄自己的信念。因爲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屬於自己的光輝一筆,讓後人銘記我們的忠誠與正義。

三年化碧-成語圖片

三年化碧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