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体不勤

成语拼音

sì tǐ bù qín

四体不勤成语解释

四肢不劳动,形容脱离劳动。

典故出处
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‘子见夫子乎?’丈人曰:‘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’”

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,经历卫、陈、蔡等国的碰壁后,从叶邑出来迷了路,子路前去问路,回来后发现不见了孔子,就问地里耕种的农夫,农夫说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子路发现遇到德高的隐者,只好自己寻找。

成语造句

他整天无所事事,过着四体不勤的生活,完全不知道努力和奋斗的意义。

成语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富家子弟,名叫李明。 李明从小生活优渥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从来不知道劳作的辛苦。他家有大片的田地和众多的仆人,他每日只是游手好闲,四处玩乐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明渐渐长大,可他依然整天无所事事,对家中的事务毫不关心,更别提去农田里劳作了。他的父亲看到他这个样子,十分担忧,多次劝说他要学会勤劳,不能一直这样四体不勤。然而,李明却总是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,依然我行我素。 有一次,父亲决定带李明去农田里体验一下农民们的辛苦生活。他们来到田间,看到农民们顶着烈日在辛勤劳作,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。父亲对李明说:“你看看这些农民,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劳作,才有了我们的粮食和生活。而你呢,整天只知道享受,却不知道付出。”李明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中虽有一丝触动,但还是没有真正意识到勤劳的重要性。 不久后,父亲因病去世,家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李明的肩上。可他毫无经验,又不懂得如何管理家业,仆人们见他如此无能,也渐渐开始懈怠。家里的产业开始逐渐衰败,田地也因为缺乏管理而收成大减。 李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但此时已经为时过晚。他想要努力改变现状,可是长期的懒惰让他力不从心。他想要去农田劳作,却发现自己连基本的农活都不会做,真的是应了那句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。 日子一天天过去,李明的生活越来越艰难,他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了勤劳的意义。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父亲的话,没有养成勤劳的好习惯。然而,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一个人不能总是四体不勤,否则当困难来临时,将会无所适从。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,才能收获美好的生活和未来。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,养成勤劳的好习惯,不断努力,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
四体不勤-成语图片

四体不勤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