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
成语拼音
- sì tǐ bù qín,wǔ gǔ bù fēn
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成语解释
- 四体:指人的两手两足;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
典故出处
- 《论语·微子》:“丈人曰:‘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’”
成语典故
- 春秋时期,孔子带他的学生子路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,一天子路掉队,遇到一老农,就问其见到他的老师没有?老农说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子路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就道歉,老农将他领回家。第二天孔子认为老农是位隐士。
成语造句
- 一个人如果长期脱离劳动和实践,就可能变得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难以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和世界的本质。
成语故事
- 在春秋时期,有一个富家子弟名叫子路。子路从小养尊处优,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。
随着子路渐渐长大,他决定出去游历一番,增长见识。有一次,子路在途中遇到一位老农正在田间劳作。子路从未接触过这样的场景,他好奇地走上前去,与老农攀谈起来。
老农看着子路白白净净、衣着华贵的样子,心中便有些不以为然。子路问老农一些关于农作物和耕种的问题,老农却只是摇摇头,叹气道:“你这个人啊,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哪里懂得这些种地的事情。”子路听了,顿时觉得十分羞愧。
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,对真正的生活和劳动一无所知。他开始反思自己,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。于是,子路决定留在老农身边,向他学习种地的知识和技能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子路每天跟着老农早出晚归,亲身体验种地的辛苦。他学会了如何耕地、播种、除草、灌溉,也渐渐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。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,子路深刻地认识到,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,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。
后来,子路结束了这段经历,重新踏上旅程。但这次的经历让他彻底改变,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享受、不懂得付出的富家子弟。他开始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,努力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一个人不能只追求安逸和享受,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劳动和生活技能。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的人,往往无法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。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努力,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。正如古人云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,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知识,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。
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