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取灭亡

成语拼音

zì qǔ miè wáng

自取灭亡成语解释

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。

典故出处

《阴符经》卷下沉水入火,自取灭亡。”

成语典故

倭兵犯顺,自取灭亡。★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三十五回

成语造句

他一意孤行,不听劝告,继续这种错误的行为,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。

成语故事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许多令人深思的故事,其中就有这样一段关于自取灭亡的往事。 在战国时期,各国纷争不断,都企图扩张领土,称霸天下。其中有一个小国,其君主目光短浅,狂妄自大。 这个小国原本在强国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生存着,百姓们也还算安居乐业。然而,新即位的君主却一心想要展现自己的威风,不顾大臣们的劝阻,执意发动战争。他认为周边的小国都不堪一击,只要他出兵,就能轻松夺取土地和财富。 于是,他倾尽全国之力,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,向邻国发起了进攻。起初,战事进展得颇为顺利,他占领了一些城池,掠夺了不少财物。这让他更加得意忘形,认为自己的决策无比英明。 可是,他没有意识到,自己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周边强国的警惕。那些强国原本相互制衡,如今却因为这个小国的肆意妄为而感到了威胁。于是,几个强国暗中联合起来,决定给这个小国一个教训。 当这个小国的君主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,强国的联军已经兵临城下。他匆忙组织军队抵抗,但此时他的兵力已经在之前的战争中消耗殆尽,而且士兵们也早已疲惫不堪,士气低落。 最终,这个小国在强国联军的猛烈攻击下,城池沦陷,君主被俘。曾经繁荣的国家变得满目疮痍,百姓流离失所。这个小国的君主因为自己的贪婪和盲目自大,导致了国家的灭亡,可谓是自取灭亡。 历史上,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。唐玄宗时期的安禄山,拥兵自重,妄图叛乱称帝。他的野心膨胀,不顾天下百姓的安宁,发动了安史之乱。虽然一开始他的叛军势如破竹,但最终还是被唐朝的军队镇压,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,这也是自取灭亡的典型。 从古至今,无数的事例都在告诫人们,做事要审时度势,不可盲目冲动,否则就会像上述故事中的人物一样,因自己的错误行为而走向毁灭。

自取灭亡-成语图片

自取灭亡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