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军三舍

成语拼音

bì jūn sān shè

避军三舍成语解释

指退让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

典故出处

见“避君三舍”。

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,晋国内乱,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。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,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。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。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,两军在城濮相遇,重耳退避三舍,诱敌深入而大胜。

成语造句

古时晋文公为报答楚成王的恩情,在战争中下令军队后退避军三舍,展现了他的仁义与智慧。 需要注意的是,正确的成语应该是“退避三舍”。

成语故事

春秋时期,周襄王二十年,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了一场关乎霸权的大战。 当时,晋国公子重耳曾在外流亡多年,期间受到了楚国国君楚成王的热情款待。重耳对楚成王的厚遇十分感激,在一次宴会上,楚成王开玩笑地问重耳:“如果将来你回到晋国当了国君,该如何报答我呢?”重耳郑重地回答道:“美女珍宝,大王您都不缺,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。如果真有那么一天,倘若晋楚两国不幸交战,我会命令晋军后退九十里(一舍为三十里)。”后来,重耳果然回到晋国成为了国君,即晋文公。 晋文公即位后,晋国国力日益强盛。而楚国也在不断扩张势力,两国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。周襄王二十年,楚国和陈国、蔡国、郑国、许国等国联合起来攻打宋国,宋国形势危急,便向晋国求救。晋文公权衡利弊后,决定出兵援救宋国。 晋军一路进军,与楚军在城濮相遇。晋文公想起自己当年对楚成王的承诺,便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,兑现了“避军三舍”。楚军将领子玉见状,以为晋军畏惧楚军,于是率军紧追不舍。 晋文公退到预定地点后,开始整顿军队,积极备战。他的大臣狐偃对他说:“楚国现在骄傲轻敌,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反击。”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建议。 在战斗中,晋军采用了巧妙的战术,先攻击楚军的薄弱环节,打乱了楚军的阵脚。同时,晋军还利用虎皮蒙在马背上,假装成楚军的盟军陈、蔡两国军队,冲入楚军阵中,制造了混乱。楚军在晋军的猛烈攻击下,渐渐不支,最终大败。 城濮之战以晋国的胜利而告终,这场战役使得晋国奠定了中原霸主的地位。而“避军三舍”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,它不仅体现了晋文公重信守诺的品质,也展现了他在军事策略上的智慧和谋略。后来,人们用“避军三舍”来比喻对人让步,不与相争或主动回避,避免冲突。这个成语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,提醒着人们要言出必行,同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要懂得运用智慧和策略,以达到最终的胜利。

避军三舍-成语图片

避军三舍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