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实击虚

成语拼音

bì shí jī xū

避实击虚成语解释

指避开敌人的主力,找敌人的弱点进攻。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。

典故出处

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

成语典故

公元前623年,晋楚在城濮交战,晋文公采用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法,避免与楚军的中军主力决战,先令其下军向楚右军进攻,因为楚右军是由陈、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弱势部队,一举取胜。晋军主将狐毛又用计诱歼了楚左军,最终取得重大胜利。

成语造句

在战场上,将军巧妙地运用战术,避实击虚,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战场上,有一位极具智慧的将领叫李牧。 当时,李牧奉命镇守边疆,抵御外敌的入侵。敌国的军队实力强大,兵强马壮,且来势汹汹。 面对如此强敌,李牧并没有贸然出击,而是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敌军的情况。他发现敌军虽然整体强大,但也存在一些弱点,比如他们的补给线过长,而且在某些地区的防守相对薄弱。 于是,李牧决定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。他一方面佯装坚守不出,让敌军误以为他胆小怯战,放松了对他的警惕;另一方面,他暗中挑选精锐士兵,组建了一支奇兵。 在一个夜晚,李牧率领这支奇兵悄悄地绕过敌军的主力,直击他们防守薄弱的补给线。敌军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着,补给线瞬间被李牧的军队切断。失去了补给的敌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。 李牧抓住这个机会,带领主力部队发起了全面的攻击。敌军首尾不能相顾,被打得丢盔弃甲,狼狈逃窜。 这场战役的胜利,让李牧声名远扬。他巧妙地运用避实击虚的策略,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像李牧这样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,懂得避实击虚的将领还有很多。他们凭借着这种战术思想,在战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绩。 而“避实击虚”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,成为了军事策略中的经典之一,提醒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强敌时,不要盲目硬拼,而是要善于寻找对方的弱点,灵活运用策略,从而达到以弱胜强、以巧取胜的目的。

避实击虚-成语图片

避实击虚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