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軍三舍
成語拼音
- bì jūn sān shè
避軍三舍成語解釋
- 指退讓和迴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
典故出處
- 見“避君三舍”。
成語典故
- 春秋時期,晉國內亂,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。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,他許以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退避三舍。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。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,兩軍在城濮相遇,重耳退避三舍,誘敵深入而大勝。
成語造句
- 古時晉文公爲報答楚成王的恩情,在戰爭中下令軍隊後退避軍三舍,展現了他的仁義與智慧。
需要注意的是,正確的成語應該是“退避三舍”。
成語故事
- 春秋時期,周襄王二十年,晉楚兩國在衛國城濮地區進行了一場關乎霸權的大戰。
當時,晉國公子重耳曾在外流亡多年,期間受到了楚國國君楚成王的熱情款待。重耳對楚成王的厚遇十分感激,在一次宴會上,楚成王開玩笑地問重耳:“如果將來你回到晉國當了國君,該如何報答我呢?”重耳鄭重地回答道:“美女珍寶,大王您都不缺,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。如果真有那麼一天,倘若晉楚兩國不幸交戰,我會命令晉軍後退九十里(一舍爲三十里)。”後來,重耳果然回到晉國成爲了國君,即晉文公。
晉文公即位後,晉國國力日益強盛。而楚國也在不斷擴張勢力,兩國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。周襄王二十年,楚國和陳國、蔡國、鄭國、許國等國聯合起來攻打宋國,宋國形勢危急,便向晉國求救。晉文公權衡利弊後,決定出兵援救宋國。
晉軍一路進軍,與楚軍在城濮相遇。晉文公想起自己當年對楚成王的承諾,便下令晉軍後退九十里,兌現了“避軍三舍”。楚軍將領子玉見狀,以爲晉軍畏懼楚軍,於是率軍緊追不捨。
晉文公退到預定地點後,開始整頓軍隊,積極備戰。他的大臣狐偃對他說:“楚國現在驕傲輕敵,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反擊。”晉文公採納了狐偃的建議。
在戰鬥中,晉軍採用了巧妙的戰術,先攻擊楚軍的薄弱環節,打亂了楚軍的陣腳。同時,晉軍還利用虎皮蒙在馬背上,假裝成楚軍的盟軍陳、蔡兩國軍隊,衝入楚軍陣中,製造了混亂。楚軍在晉軍的猛烈攻擊下,漸漸不支,最終大敗。
城濮之戰以晉國的勝利而告終,這場戰役使得晉國奠定了中原霸主的地位。而“避軍三舍”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開來,它不僅體現了晉文公重信守諾的品質,也展現了他在軍事策略上的智慧和謀略。後來,人們用“避軍三舍”來比喻對人讓步,不與相爭或主動迴避,避免衝突。這個成語故事也成爲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,提醒着人們要言出必行,同時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,要懂得運用智慧和策略,以達到最終的勝利。
避軍三舍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