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箭双雕

成语拼音

yī jiàn shuāng diāo

一箭双雕成语解释

原指射箭技术高超,一箭射中两只雕。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。

典故出处

《北史·长孙晟传》:“尝有二雕飞而争肉,因以箭两只与晟,请射取之。晟驰往,遇雕相攫,遂一发双贯焉。”

成语典故

据《北史 长孙晟(shèng)传》记载:长孙晟是北周时洛阳人。他智谋过人,武艺超群,十八岁时就当了一名禁卫东宫的武官。但真正赏识他的是隋国公杨坚。有一次,隋国公杨坚偶然与他交谈了几句,就发现他有勇有谋,认定他日后必定能成为一代名将。  那时,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首领摄图,和北周友好相处,互派使节往来。为了炫耀各自的实力,双方都选派有勇有智的人充当使者,但傲慢的摄图对北周派来的使者大都瞧不起。  有一次,长孙晟被派去陪同正使宇文神庆出使突厥。摄图见到长孙晟后,一改往日对北周使者的轻蔑态度,竟要求宇文神庆将长孙晟留下来。宇文神庆答应了摄图的请求,长孙晟就这样留在了突厥。整整一年过去了,摄图还是让长孙晟继续跟随在自己身边,不让他回北周,而且,摄图每次出猎,总要长孙晟陪同。  一天,摄图在毡帐前看见空中有两只大雕盘旋着,正在争夺一块肉。他很有兴致地喊来长孙晟,并叫人拿两枝箭递给长孙晟,命令他把两只雕射下来。  长孙晟接过箭,迅速翻身上马飞驰而去。他渐渐离大雕的位置很近了,只见他拉弓搭箭,认准目标一箭射去,竟射穿了两只大雕的胸膛!两只大雕顿时一齐落地。长孙晟一箭双雕的高超箭术,博得了在场的突厥士兵的连声喝彩,摄图也异常高兴,他下令重赏长孙晟,并要求部下向长孙晟学习箭术。  后来,杨坚夺取北周政权,建立了隋朝。突厥及其他少数民族国家趁机进攻隋朝,为北周复仇。这时,长孙晟已回到隋朝。他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勇武以及对突厥内部情况的了解,帮助杨坚多次打退了突厥的进犯。 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“一箭双雕”这个成语,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方面的目的。

成语造句

他的这个策略实施后,不但解决了当前的难题,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可谓是一箭双雕。

成语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国家名叫突厥。突厥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,他名叫长孙晟。 长孙晟武艺高强,且智谋超群。有一次,他奉命出使突厥的另一部落。这个部落的首领非常喜欢打猎,经常邀请长孙晟一同前往。 在一次狩猎中,他们来到了一片广袤的草原。突然,天空中出现了两只大雕,它们正在争夺一块肉。首领递给长孙晟两支箭,说道:“你能把这两只雕射下来吗?”长孙晟看着天空中盘旋的大雕,心中已有了计划。只见他弯弓搭箭,瞄准目标,嗖的一声,箭飞了出去。这支箭不偏不倚地射中了两只大雕,它们一同从空中坠落下来。众人看到这一幕,都惊呆了,纷纷称赞长孙晟的箭术高超。 首领对长孙晟更是钦佩不已,从此对他另眼相看。长孙晟也凭借着这一次的出色表现,在突厥声名远扬。 后来,长孙晟回到自己的国家,将他在突厥的经历告诉了众人。人们对他的“一箭双雕”之举赞叹不已,这个故事也被广为流传。“一箭双雕”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,用来形容做一件事情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的,展现了高超的智慧和技艺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也有许多类似长孙晟这样的人物,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技艺,在各种场合中展现出“一箭双雕”的能力。比如,在战争中,一些将领能够巧妙地运用战术,一次行动既能打败敌人,又能获取重要的战略资源;在政治上,一些政治家能够通过一项政策的推行,同时解决多个问题,实现多重目标。 “一箭双雕”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体现,更是一种智慧的象征。它提醒着人们,在面对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时,要善于思考,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,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我们可以从长孙晟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智慧,在生活和工作中争取做到“一箭双雕”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一箭双雕-成语图片

一箭双雕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