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逸待劳
成语拼音
- yǐ yì dài láo
以逸待劳成语解释
- 逸:安闲;劳:疲劳。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,养精蓄锐,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。
典故出处
- 《孙子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成语典故
- 西汉末年,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,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。刘秀大怒,派兵去攻打隗器,结果反被隗器打败。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,前去占领枸邑。隗器得到消息,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。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,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。冯异斩钉截铁地说:“我们必须抢占枸邑‘已逸待劳’。”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,抢在行巡之前,占领了枸邑。冯异严密封锁消息,紧闭城门,偃旗息鼓,让将士们休整。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,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,亮出了冯异的帅旗。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,吓得四下逃窜。冯异大开城门,领兵冲出城来,大败敌军。 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,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,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,称为“以逸待劳”。
成语造句
- 我们先按兵不动,养精蓄锐,等敌人疲惫不堪时再出击,这是以逸待劳的好策略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的战场上,有一位智慧非凡的将领名叫李牧。
当时,李牧奉命镇守北方边境,抵御匈奴的侵扰。他深知匈奴骑兵机动性强,来势汹汹,不可贸然出击。于是,李牧采取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策略。
他精心训练士兵,加强防御工事,但却从不轻易主动出战。匈奴每次前来挑衅,李牧总是命令士兵们坚守城池,不得出战。时间一长,匈奴人以为李牧胆怯,开始轻视他和他所率领的军队。
然而,李牧心中早有盘算。他知道长期的奔波作战会让匈奴疲惫不堪,而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,等待着最佳的时机。就这样,日子一天天过去,李牧一直按兵不动,以逸待劳。
终于,在一个合适的时机,李牧觉得时机已经成熟。当匈奴再次大规模来袭时,李牧率领着早已养足精神、士气高昂的士兵们突然出击。匈奴人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着,被打得措手不及。李牧指挥军队奋勇杀敌,一举击溃了匈奴的军队,取得了辉煌的胜利。
这一战,让李牧威名远扬。他以逸待劳的策略,成为了后世军事家们学习的典范。正如《孙子兵法》中所云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李牧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策略,让自己的军队在最佳状态下出击,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以逸待劳的智慧不断被传承和发扬,成为了战争和其他领域中重要的策略之一。它提醒着人们,有时候耐心等待,积蓄力量,反而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,取得最终的成功。
以逸待劳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