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贻伊戚

成语拼音

zì yí yī qī

自贻伊戚成语解释

贻:遗留;伊:此;戚:忧愁,悲哀。比喻自寻烦恼,自招忧患。

典故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

成语典故

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有一首诗描写一个因公外出办事的官员恋家的故事:他在二月份被派往西方处理政事,在遥远的地方心里老是惦记家乡的亲人,从播种时节一直忙到收获季节还不能回家,心里堆积着无限的烦恼。

成语造句

他总是随心所欲地做事,从不考虑后果,最终自贻伊戚。

成语故事

在春秋时期,有一个国家名为郑国。郑国有一位大夫,名叫雍纠。 雍纠娶了当时郑国权臣祭足的女儿为妻。祭足在郑国权势滔天,地位举足轻重。然而,郑厉公对祭足的专权深感不满,他认为祭足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地位。 于是,郑厉公秘密召见雍纠,与他商议除掉祭足的计划。雍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,一边是自己的国君,一边是自己的岳父。经过一番挣扎,他最终决定听从郑厉公的安排,参与到这场阴谋之中。 雍纠回到家中,面对妻子时却神色异常,引起了妻子的怀疑。祭足的女儿是个聪慧且敏锐的女子,她察觉到了丈夫的异样,心中隐隐感到不安。 在一番巧妙的试探和追问下,雍纠不小心透露出了自己的计划。祭足的女儿大惊失色,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要谋害自己的父亲。她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纠结之中。 经过深思熟虑,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向父亲告发雍纠的阴谋。祭足得知此事后,勃然大怒,立即采取行动,先发制人,处死了雍纠。 郑厉公得知雍纠事败被杀,长叹一声:“雍纠真是自寻烦恼,自招灾祸啊!”随后,郑厉公无奈地逃离了郑国。 这件事情充分体现了“自贻伊戚”这个成语的含义。雍纠因为自己错误的选择,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。他本可以坚守对岳父的忠诚,或者拒绝郑厉公不合理的要求,但他却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,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覆灭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类似雍纠这样自贻伊戚的例子屡见不鲜。人们常常因为一时的冲动、贪婪或者错误的判断,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。这个故事也警示着我们,在面对抉择时要谨慎思考,权衡利弊,不要因为一时的私欲或盲目听从他人而做出错误的决定,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。正如《诗经》中所云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,避免重蹈雍纠的覆辙,自贻伊戚。

自贻伊戚-成语图片

自贻伊戚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