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地求和

成語拼音

gē dì qiú hé

割地求和成語解釋

割讓土地,求得和平。

典故出處

《史記·平原君列傳》故不如亟割地求和,以疑天下,而慰秦之心。”

成語典故

打了勝仗,反而割地求和,……就是外國人也覺得詫異。★李劼人《暴風雨前》第三部分

成語造句

在那段屈辱的歷史中,腐朽的王朝面對強敵,竟選擇割地求和,致使國家利益遭受巨大損失,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,有一個國家名爲安國。安國曾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,但隨着時間的推移,其國力逐漸衰落。 當時,安國的鄰國名爲霸國,霸國野心勃勃,一直覬覦安國的領土和財富。霸國不斷地挑起事端,侵犯安國邊境,安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。 安國的國君雖然憂心忡忡,但他卻沒有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來應對危機。他猶豫不決,既想保衛國家,又害怕戰爭會帶來更大的損失。在霸國的步步緊逼下,安國國君最終選擇了一條看似“明智”的道路——割地求和。 他派遣使者前往霸國,承諾割讓大片肥沃的土地,以換取暫時的和平。霸國國君欣然應允,得意洋洋地接收了安國割讓的土地。安國百姓們得知此事後,無不痛心疾首,他們埋怨國君的軟弱無能,然而卻也無可奈何。 此後的一段時間裏,安國看似獲得了平靜。但好景不長,霸國的貪慾並未得到滿足,他們嚐到了甜頭,認爲安國軟弱可欺。沒過多久,霸國又故技重施,再次對安國發動了攻擊。 這一次,安國國君又陷入了兩難的境地。他想要抵抗,卻發現因爲上次割地,國力更加虛弱了。無奈之下,他又一次選擇了割地求和。如此反覆,安國的領土越來越少,國家也變得奄奄一息。 歷史上,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。就如戰國時期的韓國,面對強秦的威脅,多次割地求和,結果只是讓秦國的胃口越來越大,自己的處境也越來越艱難。正如《史記》中所記載:“韓割地以賂秦,地削兵弱,卒不免爲秦所滅。” 割地求和,看似能換來一時的安寧,但實際上卻是飲鴆止渴。它不僅損害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,更讓敵人得寸進尺,最終導致國家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。安國的命運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,它警示着後人,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,不能一味地退縮和妥協,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,奮起抵抗,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。 我們應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,明白只有自強不息,勇於抗爭,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立足。而割地求和這種行爲,只會讓國家走向衰落和滅亡。我們要銘記這些歷史故事,以史爲鑑,努力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不斷強大,永遠不再重蹈覆轍。

割地求和-成語圖片

割地求和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