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股之心

成語拼音

gē gǔ zhī xīn

割股之心成語解釋

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。爲了治好病人,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。原是封建階級所宣揚的一種愚孝行爲◇泛指醫家全心全意爲病人診治。

典故出處

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四回醫家有割股之心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他對待朋友的真誠和付出,絲毫不遜於那擁有割股之心的古人,總是在朋友困難時挺身而出。

成語故事

在春秋時期,有一個名叫介子推的人。 介子推爲人忠誠正直,他與晉文公重耳曾一同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。當初重耳流亡在外,時常食不果腹、處境艱難。有一次,重耳飢餓難耐,幾乎要餓暈過去。介子推看在眼裏,急在心裏,他毅然決然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,煮成湯給重耳喝,以此幫助重耳度過了難關。 後來,重耳歷經磨難,終於回到晉國,成爲了一代君主晉文公。晉文公論功行賞,衆多跟隨他流亡的人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,然而介子推卻沒有主動去邀功請賞。他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對重耳的忠誠和情誼,並非是爲了求得回報。於是,介子推帶着母親隱居到了綿山之中。 晉文公後來意識到自己疏忽了介子推,便派人去綿山尋找他,希望能夠給予他應有的賞賜和榮譽。可是介子推心意已決,不願出來。晉文公爲了逼介子推出來,竟然下令放火燒山。大火熊熊燃燒了幾天幾夜,然而介子推始終沒有出來。最後,人們在一棵燒焦的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和他母親的遺體。 介子推這種割股奉君的行爲,充分展現了他對君主的一片赤誠忠心,體現出了他的割股之心。他的故事被人們傳頌千古,成爲了忠誠和奉獻的典範。 在歷史的長河中,割股之心這個成語也常被用來形容那些爲了他人、爲了正義甘願奉獻自己的人。他們有着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,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身體,只爲了心中所珍視的人和事。這種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,照亮了人類文明的道路,讓我們在追尋真善美的過程中,不斷汲取力量和勇氣。而介子推的故事,也如同一個永恆的燈塔,提醒着我們要保持忠誠、善良和奉獻的品質,無論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,都能堅守自己的內心,用割股之心去對待那些值得我們付出的人和事。

割股之心-成語圖片

割股之心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