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識一丁
成語拼音
- bù shí yī dīng
不識一丁成語解釋
- 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。
典故出處
- 《舊唐書·張弘靖傳》:“天下無事,汝輩挽得兩石弓,不如識一丁字。”
成語典故
- 唐朝幽州節度使張弘靖的部將韋雍和張宗厚經常在一起喝酒,那時天下太平,邊關沒有戰事,這些將士沒有事做。他們感慨:“如今天下太平,練武不如練文,你們能拉滿兩石的弓,還不如識一個字”。由於“個”與“丁”接近演變而成。
成語造句
- 他從小就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,以至於長大後幾乎不識一丁,在很多方面都遇到了困難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李四。李四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,生活雖然簡單卻也平靜。
李四自幼便對讀書識字毫無興趣,每次看到書本就頭疼不已。隨着年齡的增長,他依舊整天遊手好閒,不務正業,既不想學一門手藝,也不願意去田間勞作。父母多次勸說他要好好學習,可他總是當作耳旁風。
有一次,村裏來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先生,他看到李四整天無所事事,便好心地勸他說:“年輕人,你應該多讀些書,增長知識和見識,這樣將來纔能有出息啊。”李四卻滿不在乎地說:“讀書有什麼用,我纔不稀罕呢,我現在這樣不是挺好的嘛。”先生無奈地搖搖頭離開了。
時光匆匆流逝,李四到了成家的年紀。有一天,他去相親,對方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姑娘。姑娘的家人在瞭解李四的情況後,有些猶豫,便想考考他的學識。姑娘的父親拿出紙筆,讓李四寫幾個字看看,李四頓時慌了神,他拿着筆,憋了半天也寫不出一個字來。姑娘的家人見狀,心中便明白了幾分,對這門親事也不再抱有希望。
就這樣,李四因爲自己的無知和懶惰,錯過了許多好的機會。他在村裏的名聲也越來越差,大家都在背後議論他,說他是個不識一丁的人。
隨着時間的推移,李四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。他看到村裏那些有學識的人都能過上更好的生活,而自己卻一事無成。他開始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,可是已經太晚了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和技能,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,難以找到前進的方向。在歷史上,也有許多因爲學識淺薄而遭遇困境的例子。比如在古代的科舉制度下,那些不勤奮讀書的人很難有機會出人頭地。我們應該以李四的故事爲鑑,珍惜學習的機會,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,以免將來追悔莫及。
如今的社會,知識和技能越發重要,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學習,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化。不要像李四一樣,到最後才發現自己不識一丁,而錯失了人生中的諸多美好。讓我們努力充實自己,用知識和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不識一丁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