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記前仇

成語拼音

bù jì qián chóu

不記前仇成語解釋

指不計較以前的仇恨,任人唯賢。

典故出處

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25回:“今不記前仇,不避禍患,又來苦口相勸。”

成語典故

東周時期齊襄公暴虐被殺,其弟小白同其恩師鮑叔牙從莒國趕回齊國即位,遭到另一兄弟公子糾的恩師管仲的阻攔,管仲射小白一箭。齊桓公小白回國即位後,鮑叔牙極力說服齊桓公不記前仇,拜管仲爲丞相。

成語造句

他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,即使別人曾經傷害過他,他也能夠做到不記前仇,依然真誠地對待他人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,有兩個國家長期處於敵對狀態,分別是衛國和鄭國。這兩個國家時常因爲領土和資源等問題發生衝突和戰爭。 衛國的將軍衛武有一個兒子叫衛鞅,他自幼聰慧且胸懷大志。鄭國有一個大臣叫鄭伯,他的兒子鄭安也有着出衆的才能。 在一次激烈的戰爭中,衛鞅的父親衛武不幸戰死。衛鞅因此對鄭國充滿了仇恨,發誓一定要爲父親報仇。然而,隨着時間的推移,衛國和鄭國之間的局勢發生了變化。 衛國新的君主即位後,希望能夠與鄭國改善關係,以實現和平與發展。鄭伯也有同樣的想法,他深知長期的戰爭對兩國人民都帶來了巨大的痛苦。於是,雙方開始進行和談。 在和談的過程中,衛鞅極力反對,但衛國君主堅持要放下仇恨,與鄭國修好。鄭安也積極推動雙方的和解。最終,兩國達成了和平協議。 衛鞅雖然心中仍有不甘,但也不得不服從君主的決定。而鄭安則主動與衛鞅接觸,希望能夠化解彼此之間的仇恨。 鄭安多次找到衛鞅,與他坦誠交流,講述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珍貴。他引用歷史上許多因爲仇恨而導致國家毀滅的例子,希望衛鞅能夠放下過去。 漸漸地,衛鞅被鄭安的真誠所打動。他開始反思自己一直以來的執念,認識到仇恨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和破壞。 最終,衛鞅決定不記前仇,與鄭安成爲朋友。他們一起努力,爲兩國的和平與繁榮做出了貢獻。 多年後,衛國和鄭國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,人民安居樂業。而衛鞅和鄭安的故事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,他們的行爲提醒着人們,放下仇恨,以寬容和理解的心去對待他人,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。正如古人云:“冤家宜解不宜結。”不記前仇,是一種智慧,更是一種氣度,它能讓曾經的敵人變成攜手共進的夥伴,共同書寫新的歷史篇章。

不記前仇-成語圖片

不記前仇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