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言厲氣

成語拼音

jí yán lì qì

疾言厲氣成語解釋

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。同疾言厲色”。

典故出處

明·宋濂《元故祕書少監揭君墓碑》接人和而有禮,寡言峻行,未嘗有矜大之色,雖家人不見其疾言厲氣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他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問題,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,疾言厲氣地對待同事,這讓大家都感到很不舒服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,有一位名叫張華的人。張華性格急躁,常常在與人交流時表現出不耐煩和衝動的一面。 有一天,張華去集市上購買生活用品。在與一位攤主討價還價時,由於攤主沒有立刻同意他提出的價格,張華頓時就火冒三丈,開始疾言厲氣地指責攤主。他的聲音高亢而尖銳,話語中充滿了憤怒和不滿。攤主被他的氣勢嚇到了,周圍的人也紛紛投來異樣的眼光。 此時,一位路過的老者看到了這一幕。老者名叫李伯,他在這個小鎮上以智慧和閱歷豐富而聞名。李伯走上前來,輕輕地拍了拍張華的肩膀,示意他冷靜下來。張華看到李伯,雖然心中仍然有些氣憤,但還是暫時停止了爭吵。 李伯語重心長地對張華說:“年輕人,你這樣疾言厲氣地與人交流,不僅不能解決問題,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。古人云:‘躁則妄,惰則廢。’急躁的情緒會讓你失去理智,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爲。你看,就因爲你的急躁,現在不僅沒買到東西,還引起了大家的不滿。” 張華聽了李伯的話,若有所思。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,意識到自己確實過於急躁了。李伯接着說:“我們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以平和、理性的態度去對待他人和事情。就像古人所說的‘每臨大事有靜氣’,只有保持冷靜,才能更好地處理問題。” 張華虛心地接受了李伯的教導,他向攤主道了歉,然後以平和的心態重新開始討價還價。這一次,他不再疾言厲氣,而是耐心地與攤主溝通。最終,他們達成了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格,張華也順利地買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。 從那以後,張華時刻牢記李伯的教誨,努力改變自己急躁的性格。每當他感覺自己要發脾氣時,就會想起李伯的話,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。隨着時間的推移,張華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沉穩,他在與人交往中也更加受人歡迎和尊重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生活中,我們不能總是疾言厲氣地對待他人。急躁的情緒不僅不能解決問題,還可能會引發更多的矛盾和衝突。我們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以平和、理性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,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。

疾言厲氣-成語圖片

疾言厲氣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