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室不欺
成語拼音
- àn shì bù qī
暗室不欺成語解釋
- 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,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。
典故出處
- 唐·駱賓王《螢火賦》:“類君子之有道,入暗室而不欺。”
成語典故
- 春秋時期,衛國賢臣蘧伯玉一貫遵守朝中禮制,夜間乘車經過衛靈公的宮殿前,按照朝中禮制得下馬車步行。他從來就不因夜晚沒人看見而不遵守宮廷禮節,衛靈公因此十分器重他,並經常在朝會上誇他暗室不欺。
成語造句
- 他爲人正直,即使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也能做到暗室不欺,這種品德十分可貴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個名叫楊震的人。楊震自幼聰慧好學,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求,他博覽羣書,通曉經籍,年紀輕輕就已聲名遠揚。
後來,楊震被舉薦爲官,他秉持着公正廉潔的原則,一心爲百姓做事。有一次,楊震路過昌邑縣,該縣的縣令王密曾經是楊震的學生。王密爲了感謝楊震昔日的教誨之恩,在夜晚悄悄帶着十斤黃金去拜見楊震。楊震見到王密送來如此貴重的禮物,臉色頓時變得嚴肅起來。
王密卻笑着說:“老師,現在夜深人靜,沒有人會知道這件事的。”楊震聽後,義正言辭地說道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謂無知!”王密聽後,羞愧不已,帶着黃金匆匆離去。
楊震的這種行爲正是暗室不欺的典範。他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,依然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,不做違背良心和原則的事情。這種高尚的品德在當時傳爲佳話,也爲後人樹立了榜樣。
在歷史的長河中,像楊震這樣暗室不欺的人還有很多。他們無論在光明之處還是在隱蔽之所,都能保持着真誠和正直。他們的行爲不僅體現了個人的高尚品質,也對社會的道德風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這種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,照亮了人們前行的道路,讓人們在面對誘惑和困境時,能夠堅守內心的那份純淨和善良。
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也應該學習楊震的這種品質。雖然我們可能不會面臨像他那樣巨大的考驗,但在一些小事上,我們也應該做到暗室不欺。比如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,遵守交通規則;在獨處時,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。只有每個人都能做到暗室不欺,我們的社會纔會變得更加美好,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纔會更加牢固。讓我們以楊震爲榜樣,將暗室不欺的精神傳承下去,在生活中踐行這份高尚的品德,爲構建一個和諧、美好的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暗室不欺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