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車蒲輪
成語拼音
- ān chē pú lún
安車蒲輪成語解釋
- 讓被徵請者坐在安車上,並用蒲葉包着車輪,以便行駛時車身更爲安穩。表示皇帝對賢能者的優待。
典故出處
- 《漢書·武帝紀》:“遣使者安車蒲輪,束帛加壁,徵魯申公。”
成語典故
- 西漢時期,漢武帝十分喜歡儒家學說,封趙綰爲御史大夫、王臧爲郎中令,趙王二人向武帝推薦他的老師申公,漢武帝就派使者用安車蒲輪的優禮去徵聘申公,並任命他爲太中大夫,把魯王的官邸封給他,經常向他諮詢治國之道。
成語造句
- 漢武帝爲了邀請枚乘入朝爲官,特地派出安車蒲輪的使者去迎接他。
成語故事
- 在西漢時期,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學問家名叫枚乘。他才華橫溢,以其卓越的文學才能而聞名於世。
當時的漢武帝劉徹久聞枚乘的大名,對他的才華十分欽佩,渴望能將他招至麾下,爲朝廷效力。漢武帝深知枚乘年事已高,長途跋涉可能會讓他感到疲憊和不適,於是決定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迎接他。
漢武帝下令準備了一輛安車,並且用蒲草包裹車輪,以減少路途的顛簸。這種安車蒲輪的待遇顯示出了漢武帝對枚乘的敬重和誠意。使者帶着漢武帝的命令和這輛特殊的安車,前往枚乘的居住地。
當枚乘得知漢武帝對他如此禮遇時,心中也頗爲感動。他明白漢武帝對他的重視和期望,也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爲國家和君主貢獻自己的力量。然而,枚乘畢竟年事已高,身體狀況已大不如前。儘管他心懷壯志,但在前往京城的途中,由於旅途勞累和身體的原因,最終還是病倒了。儘管漢武帝派出了最好的太醫全力救治,但枚乘的病情還是日益加重,最終不幸離世。
雖然枚乘未能真正爲漢武帝效力,但漢武帝這種安車蒲輪迎接賢才的舉動卻成爲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。它體現了漢武帝對人才的渴望和尊重,也展示了古代君主爲了招攬賢能之士而不惜付出努力的決心。
後世的人們在提及這段歷史時,常常會想起安車蒲輪這個成語,它不僅代表了對賢才的敬重和禮遇,也提醒着人們要珍惜和重視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許多君主都效仿漢武帝的做法,以各種優厚的待遇來吸引人才,爲國家的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基礎。而安車蒲輪這個成語也一直流傳至今,成爲了中華民族重視人才、尊重知識的一個象徵。
安車蒲輪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