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口婆心

成語拼音

kǔ kǒu pó xīn

苦口婆心成語解釋

苦口:反覆規勸;婆心:仁慈的心腸。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勸導。

典故出處

《宋史·趙普傳》:“忠言苦口,三複來奏。”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·泉州道匡禪師》:“問:‘學人根思遲迴,乞師曲運慈悲,開一線道。’師曰:‘這個是老婆心。’”

成語典故

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碰壁後,在冉求的幫助下,終於回到了魯國,他與季康子是不相爲謀。於是專心著述,編輯整理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《春秋》,回顧一生,周遊列國,遊說君王,苦口婆心,結果是四處碰壁,窮困潦倒。

成語造句

老師對小明苦口婆心地教導,希望他能端正學習態度。

成語故事

春秋時期,有一位智者名叫晏子。晏子爲人機智聰慧,能言善辯,並且心懷國家和百姓。 當時,齊國的國君齊景公貪圖享樂,生活奢靡,對百姓的疾苦卻不聞不問。晏子看在眼裏,急在心裏。他多次想要勸諫齊景公,但齊景公卻總是不以爲然,甚至有些厭煩晏子的直言進諫。 然而,晏子並沒有因此而放棄。一天,晏子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,再次對齊景公進行苦口婆心地勸說。他引經據典,講述了古代明君如何關心百姓、如何勤儉治國,從而使國家繁榮昌盛的故事。他說:“昔日堯帝在位時,生活簡樸,一心爲百姓謀福祉,所以天下太平,百姓安居樂業。而如今,大王您沉迷於享樂,不顧百姓死活,這樣下去,國家必將陷入危機啊。” 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,心中有所觸動,但還是有些猶豫。晏子見狀,繼續耐心地說道:“大王,您想想,如果百姓生活困苦,他們怎麼會對國家忠心呢?只有讓百姓過上好日子,國家才能長治久安。如果您現在不改變,將來後悔都來不及了。” 晏子的這番話可謂是言辭懇切,他苦口婆心地勸誡着齊景公。齊景公終於被晏子的真誠和堅持所打動,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,並逐漸做出了改變。他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開支,開始關注百姓的生活,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善民生。 在晏子的不懈努力下,齊國的局勢逐漸好轉,百姓對齊景公也重新充滿了希望和信任。而晏子苦口婆心勸諫國君的故事也流傳了下來,成爲了人們津津樂道的佳話。 晏子的行爲體現了他對國家和百姓的高度責任感,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,努力改變着國君的行爲,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苦口婆心這個成語也因此被用來形容懷着好心再三懇切勸告,就像晏子那樣,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,不辭辛勞,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勸說。在生活中,我們也應該學習晏子的精神,當我們看到他人的錯誤或不足之處時,不要害怕被拒絕或厭煩,而應該以苦口婆心的態度去幫助他們改正,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。

苦口婆心-成語圖片

苦口婆心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