鄶下無譏
成語拼音
- kuài xià wú jī
鄶下無譏成語解釋
- 指微不足道。
典故出處
- 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吳公子札來聘……爲之歌《陳》,曰‘國無主,其能久乎!’自《鄶》以下無譏焉。”杜預注:“《鄶》第十三,《曹》第十四。言季子聞此二國歌,不復譏論之,以其微也。”
成語典故
- 春秋時期,吳國的公子季札自幼精通音樂,他訪問魯國時,魯國請他欣賞周代的樂舞。魯國的樂工演奏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樂曲,對於各諸侯國的樂曲都有褒貶評論,但從演奏鄶國的《鄶風》以後,他就沒有再表示意見了。
成語造句
- 這個地方雖然沒有什麼特別出色之處,但也不至於鄶下無譏,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。
成語故事
- 在春秋時期,各諸侯國之間相互競爭、紛爭不斷。在衆多諸侯國中,有一個名爲鄶國的小國。
鄶國雖然不大,但也有着自己的歷史和文化。然而,鄶國的國君和大臣們卻逐漸變得昏庸無道、奢侈享樂。他們不理政事,不關心百姓的疾苦,整天只知道喫喝玩樂,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。
由於國君的不作爲,鄶國的政治日益腐敗,國力也逐漸衰落。周邊的諸侯國看到鄶國如此衰敗,都對其虎視眈眈,想要吞併它。
在這個時候,鄭國逐漸崛起。鄭國的國君是一位有雄心壯志的人,他渴望擴大自己的領土和勢力。當他看到鄶國的現狀後,便決定對鄶國發動進攻。
鄭國的軍隊在準備充分後,迅速向鄶國進發。鄶國的國君和大臣們得知鄭國來襲的消息後,驚慌失措,完全沒有應對之策。他們平時沉迷於享樂,根本沒有訓練有素的軍隊來抵抗鄭國的進攻。
很快,鄭國的軍隊就攻破了鄶國的城池,鄶國的國君和大臣們紛紛逃亡。鄶國就這樣輕易地被鄭國吞併了。
事後,人們在評論鄶國的滅亡時,紛紛感慨道:“鄶國如此衰敗,實在是沒有什麼可譏諷的了。”因爲鄶國自身的問題已經如此嚴重,它的滅亡似乎是一種必然,已經無需過多的批評和指責。
“鄶下無譏”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,它用來形容一個國家、組織或個人已經糟糕到了極點,沒有什麼值得再去批評或諷刺的了。這個成語也提醒着人們,要時刻保持警醒,不能因爲一時的安逸和享樂而忽視了自身的發展和進步,否則就可能會像鄶國一樣走向滅亡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類似鄶國的例子,它們因爲自身的種種問題而最終被淘汰。我們應當從這些例子中吸取教訓,不斷努力,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,以避免重蹈覆轍。同時,我們也應該對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和事物保持一份理解和寬容,因爲有時候,他們可能已經處於“鄶下無譏”的狀態,過多的批評和指責並不能解決問題,反而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。
鄶下無譏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