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言令色

成語拼音

qiǎo yán lìng sè

巧言令色成語解釋

巧言:花言巧語;令色:討好的表情。形容花言巧語,虛僞討好。

典故出處

《書·皋陶謨》:“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。”

成語典故

傳說舜帝時期,皋陶和禹一起討論治理國家的大事,皋陶認爲按先王之道處理政務,大臣團結一致,同心同德,作爲帝王還要嚴格要求自己,以身作則,待人寬厚仁慈。禹補充說還要知人善任,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當,不會害怕那些花言巧語討好的人。

成語造句

他看起來總是一副誠懇的樣子,但實際上卻巧言令色,讓人難以捉摸他的真實想法。

成語故事

春秋時期,衛國的大夫棘子成有一天問孔子的學生子貢:“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質就行了,要那些表面的儀式有什麼用呢?”子貢回答說:“您這樣說是不對的呀。君子怎麼能只注重內在本質而忽略外在的表現呢。就好比虎豹和犬羊,它們的區別可不僅僅在於內在,外在的皮毛花紋也是很重要的呀。” 當時,衛國的君主衛靈公非常寵信一個名叫彌子瑕的人。這彌子瑕生得脣紅齒白,能說會道,很會討衛靈公的歡心。他常常利用自己的巧言令色,在衛靈公面前搬弄是非,陷害忠良。許多正直的大臣都對他恨之入骨,但衛靈公卻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迷惑,對他的種種惡行視而不見。 有一次,彌子瑕陪着衛靈公在果園裏遊玩。彌子瑕看到樹上有一個又大又紅的桃子,便摘下來咬了一口,覺得味道非常甜美,於是就把剩下的桃子遞給衛靈公,說:“主公,這個桃子真是太好吃了,我捨不得喫完,特意留給您嚐嚐。”衛靈公聽了,不但不覺得彌子瑕不講禮儀,反而非常感動,還到處宣揚說:“彌子瑕對我真是太好了,連一個好喫的桃子都捨不得自己喫,要留給我。” 然而,隨着時間的推移,衛靈公對彌子瑕的寵愛漸漸淡去。有一天,衛靈公突然想起了彌子瑕以前的種種行爲,覺得他以前的那些所謂的“好”都是假的,都是靠他的巧言令色哄騙自己的。於是,衛靈公開始厭惡彌子瑕,對他以前的行爲進行了嚴厲的懲罰。 孔子曾說過:“巧言令色,鮮矣仁。”意思是那些花言巧語、僞裝和善的人,是很少有仁德的。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像彌子瑕這樣的人,他們善於用動聽的言辭和虛假的表情來迷惑他人,以達到自己的目的。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,不被他們的表面現象所迷惑,要通過他們的言行去判斷他們的本質。同時,我們自己也要做一個真誠、正直的人,不要靠巧言令色來獲取利益,而是要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和良好品德來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。 我們應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,明白巧言令色的危害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在人際交往中保持正確的方向,建立起真正健康、穩固的人際關係。讓我們摒棄巧言令色,追求真誠和善良,共同營造一個和諧、美好的社會環境。

巧言令色-成語圖片

巧言令色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