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聲相應
成語拼音
-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
同聲相應成語解釋
-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。指志趣、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,自然地結合在一起。
典故出處
- 《周易·乾》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水流溼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。聖人作而萬物睹。”
成語典故
- 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心心相印,脈脈相通。★續範亭《號召山西人民推翻萬惡無恥軍閥閻錫山》
成語造句
-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,那些志同道合之人往往會彼此吸引,正所謂同聲相應,他們共同爲了心中的目標而努力奮鬥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春秋時期,有兩個諸侯國,一個是衛國,一個是魯國。
衛國的國君衛靈公雖然治理國家有一定的能力,但性格頗爲複雜,時而明智,時而昏庸。在他的朝堂之上,有一位名叫蘧伯玉的大臣,此人品德高尚,智慧過人,一心爲衛國的繁榮昌盛出謀劃策。
而在魯國,也有一位賢臣名叫孔子。孔子一生致力於推行仁政,希望能夠通過道德和禮教來規範社會秩序,使百姓安居樂業。
有一次,衛靈公派遣使者前往魯國,希望能與魯國建立友好的邦交關係。魯國的國君便安排孔子負責接待衛國的使者。在交流的過程中,孔子與這位使者發現彼此對於治理國家、推行仁德的理念竟然不謀而合。他們都認爲,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僅僅在於軍事的強大和財富的積累,更在於君主的仁德以及百姓的教化。
使者回到衛國後,向衛靈公詳細地講述了在魯國與孔子交流的情況。衛靈公聽聞後,對孔子的思想和見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於是,他決定再次派遣使者邀請孔子前往衛國,希望能夠當面請教治國之道。
孔子欣然應允,來到了衛國。當他與衛靈公以及蘧伯玉等人交流時,衆人驚訝地發現,他們對於許多重大問題的看法竟是如此的一致。無論是對待百姓的政策,還是對於國家未來發展的規劃,他們彷彿心有靈犀一般。
這種現象正應了“同聲相應”這個成語。就如同聲音在山谷中迴盪,相同頻率的聲音會相互呼應。孔子、蘧伯玉以及衛國的使者等人,因爲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,所以在思想上能夠產生共鳴,相互理解和支持。
在後來的歲月裏,雖然衛國和魯國都經歷了諸多的風雨和挑戰,但正是因爲有像孔子、蘧伯玉這樣心懷天下、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,他們的國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和繁榮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人生的道路上,若能找到與自己“同聲相應”之人,共同追求真理和美好,那麼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,都能相互扶持,勇往直前。
同聲相應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