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食自公
成語拼音
- tuì shí zì gōng
退食自公成語解釋
- 減膳以示節儉。指操守廉潔。
典故出處
- 無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他爲官清廉,整日忙於政務,到了傍晚才結束工作,真正做到了退食自公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,有一位名叫李忠的官員。他出身貧寒,但憑藉着自身的聰慧和不懈的努力,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,得以入朝爲官。
李忠初入官場時,滿懷雄心壯志,立志要爲百姓謀福祉,做一個清正廉潔、爲民請命的好官。他被分配到一個地方任職,那裏的官場風氣頗爲污濁,許多官員貪污受賄,魚肉百姓。然而,李忠卻出淤泥而不染,始終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和底線。
他每日兢兢業業地處理政務,不辭辛勞地走訪民間,瞭解百姓的疾苦。對於那些貧苦無依的百姓,他總是想方設法地給予幫助和救濟;對於地方上的惡勢力,他毫不畏懼,堅決予以打擊。在他的治理下,當地的治安逐漸好轉,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明顯的改善。
可是,他的清正廉潔和剛正不阿卻引來了其他官員的嫉妒和排擠。他們在背後對李忠百般詆譭,試圖破壞他的聲譽,甚至向朝廷上書誣告他。然而,朝廷經過一番調查,發現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誣陷。
儘管如此,李忠的仕途依然充滿了坎坷。但他從未有過絲毫的退縮和動搖,依然堅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職責。他常常對身邊的人說:“我爲官一任,就要造福一方。哪怕前方困難重重,我也要勇往直前,絕不辜負百姓對我的期望。”
有一次,當地遭遇了嚴重的旱災,莊稼顆粒無收,百姓們面臨着饑荒的威脅。李忠心急如焚,他一方面積極向上級請求援助,另一方面組織當地的富戶捐糧賑災。在他的努力下,終於籌集到了足夠的糧食,幫助百姓度過了難關。
在這個過程中,李忠不辭辛勞,日夜操勞。當賑災工作結束後,他才得以放鬆下來。每日處理完公務,他便回到家中,不再參與那些無謂的應酬和交際。他這種“退食自公”的行爲,贏得了百姓們的衷心愛戴和敬仰。
多年後,李忠因政績卓著,被調回京城任職。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初心和熱忱,爲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安寧貢獻着自己的力量。他的事蹟被人們傳頌千古,成爲了後世爲官者的楷模。
退食自公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