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暮途窮
成語拼音
- rì mù tú qióng
日暮途窮成語解釋
- 暮:傍晚;途:路。天已晚了,路已走到了盡頭。比喻處境十分困難,到了末日。也形容窮困到極點。
典故出處
- 《史記·伍子胥列傳》:“吾日暮途遠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唐·杜甫《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》:“幾年春草歇,今日暮途窮。”
成語典故
- 戰國時,楚平王的太子建有兩個老師,一個是伍奢,一個是費無忌。費無忌得到楚平王的寵愛,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後會對他不利,於是他便誣告太子。沒想到平王竟然相信,還把太子調到邊關去。但是費無忌還是不放心,擔心太子找機會報復,因此他又將伍奢囚禁,並且派人殺害太子。心狠的費無忌還不願罷休,他想到伍奢有兩個兒子,於是他又派人殺害了伍奢和他的大兒子,只有伍奢的小兒子伍員逃走了。平王聽信費無忌的謊言,認爲伍員是叛徒,因此下令追捕伍員。伍員爲了逃命,一夜之間頭髮鬍子全白了。後來他逃到了吳國,幫助吳王,建議派兵攻打楚,經過五次戰爭,終於打到楚國都城,這時平王已死,伍員爲了報殺父兄之仇,便挖出平王的屍體,親自鞭屍。伍員的老朋友知道之後便責備他。傷心的伍員對他說:“我像一個走路的人,此時天色已晚,但是路卻很遠,所以會做些違背常理的事。”。
成語造句
- 他整日渾渾噩噩,不思進取,如今到了這般地步,真可謂是日暮途窮了。
成語故事
- 在春秋時期,有一個國家名爲晉國。晉國曾經盛極一時,國力強大,在各諸侯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。
然而,隨着時間的推移,晉國的內部逐漸出現了諸多問題。貴族之間爭權奪利,互相傾軋,政治局勢變得日益混亂。同時,周邊的諸侯國也在不斷崛起,對晉國構成了威脅。
晉靈公在位期間,更是荒淫無道,橫徵暴斂,弄得民不聊生。他大肆搜刮百姓的財富,用於自己的享樂,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。許多有識之士紛紛進諫,但晉靈公卻一意孤行,甚至對進諫者痛下殺手。
在這種情況下,晉國的國力每況愈下,就如同一個逐漸走向衰落的巨人。百姓們生活困苦,怨聲載道,社會矛盾日益尖銳。
晉國的一些大臣們意識到國家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,他們試圖勸說晉靈公改變政策,勵精圖治,但都無濟於事。
終於,晉國在內外交困之下,陷入了日暮途窮的境地。曾經輝煌的國家如今變得黯淡無光,就像夕陽西下,黑暗逐漸籠罩。
後來,晉國在一系列的動盪和變革中逐漸走向分裂,曾經的霸主地位也一去不復返。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晉國的命運成爲了後人引以爲戒的例子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一個國家也好,一個人也罷,如果不能居安思危,不能及時糾正自身的錯誤和問題,就會像晉國一樣,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日暮途窮的結局。只有不斷進取,保持清醒的頭腦,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。正如《詩經》中所云:“殷鑑不遠,在夏後之世。”我們應當從歷史中吸取教訓,避免重蹈覆轍。
日暮途窮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