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夷治夷
成語拼音
- yǐ yí zhì yí
以夷治夷成語解釋
- 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矛盾,使其互相沖突,削減力量,以便控制或攻伐。
典故出處
- 《明史·張祐傳》以夷治夷,可不煩兵而下。”
成語典故
- 無
成語造句
- 在處理某些複雜的國際關係時,有些國家試圖運用以夷治夷的策略,但往往事與願違,引發更多的衝突和矛盾。
成語故事
- 在古代的邊疆地區,局勢常常複雜多變。
有一個王朝,其邊境時常受到外族部落的侵擾。這些外族部落剽悍善戰,熟悉當地地形,王朝的軍隊多次出擊,卻難以取得長久的成效。
朝廷中的大臣們爲此憂心忡忡,紛紛獻計獻策。其中一位睿智的大臣提出了一個與衆不同的策略——以夷治夷。
這位大臣向皇帝進言:“陛下,以往我們以武力強行鎮壓外族部落,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,且效果不佳。如今,不妨深入瞭解這些外族部落之間的矛盾和利益關係。我們可以扶持其中一個相對友好且有實力的部落,給予他們一定的資源和支持,讓他們去對抗那些經常侵擾邊境的部落。這樣,我們無需大規模出兵,就能達到穩定邊疆的目的。”
皇帝聽後,陷入沉思。他回想起歷史上的諸多事例。在久遠的過去,也曾有類似的策略取得成功。比如在某個時期,中原王朝面對周邊多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,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和策略性的支持,使得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相互牽制,從而爲中原王朝贏得了寶貴的和平與發展時間。
經過慎重考慮,皇帝決定採納這位大臣的建議。朝廷派出使者,與邊境的一個部落進行了深入的談判和交流。這個部落的首領對王朝的誠意和支持表示感激,願意爲維護邊境的和平出力。
在王朝的支持下,這個部落迅速崛起,他們憑藉着對當地情況的熟悉和勇猛的戰鬥風格,多次擊退了其他侵擾邊境的部落。漸漸地,邊境的局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百姓們重新過上了安寧的生活。
然而,以夷治夷的策略並非一勞永逸。隨着時間的推移,被扶持的部落勢力逐漸壯大,也開始產生了一些不臣之心。朝廷及時察覺了這一變化,再次運用智慧和策略,通過分化、安撫等手段,巧妙地化解了潛在的危機。
最終,王朝成功地運用以夷治夷的策略,實現了邊境的長期穩定,也爲國家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。這個故事告訴後人,在面對複雜的局勢時,要善於因勢利導,運用巧妙的策略來解決問題。但同時,也要保持警惕,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新變化和挑戰。
以夷治夷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