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謀不軌

成語拼音

tú móu bù guǐ

圖謀不軌成語解釋

不軌:越出常軌,不守法度。謀劃越出常規、法度之事。

典故出處

《晉書·王彬傳》:“兄抗旌犯順,殺戮忠良,謀圖不軌,禍及門戶。”

成語典故

三國時期,孫權死後,10歲的兒子孫亮繼位,朝政由大將軍諸葛恪、會稽太守滕胤共同輔政,偏將軍孫惏謀害滕胤,勢力逐漸增強,開始胡作非爲。孫亮想除掉孫惏反而被他趕下臺,迎立孫休爲皇帝,孫休還未登基,他又想圖謀不軌被虞汜制止。

成語造句

他最近總是鬼鬼祟祟的,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,似乎在圖謀不軌地策劃着什麼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某個王朝,有一位大臣名叫張華。張華自幼聰慧,飽讀詩書,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努力,一步步在朝中站穩了腳跟。 起初,張華一心爲國,爲王朝的繁榮和穩定出謀劃策。然而,隨着時間的推移,權力的慾望漸漸在他心中滋生。當時的皇帝年事漸高,對朝政的掌控力也有所減弱,張華看到了機會,開始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。 他利用自己的職位之便,拉攏一些心懷叵測的官員,與他們結成同盟。他們時常在暗中謀劃,試圖尋找機會奪取更高的權力和更大的利益。張華的行爲引起了一些正直大臣的警覺,他們紛紛向皇帝進言,提醒皇帝要提防張華等人的異動。 但張華卻不以爲意,他認爲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,只要時機成熟,便能一舉成功。他開始更加肆無忌憚地進行着自己的圖謀,甚至在一些重要的決策上故意誤導皇帝,以達到自己的目的。 一天,張華和他的同黨們在密室中商議下一步的行動。他們密謀着如何在皇帝病重之時發動政變,奪取皇位。然而,他們不知道的是,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一位忠心耿耿的侍衛看在眼裏。這位侍衛冒着生命危險,將張華等人的陰謀報告給了皇帝。 皇帝得知後大怒,立即下令徹查張華及其同黨。經過一番調查,張華等人的陰謀被徹底揭露。皇帝毫不留情地將張華等人逮捕入獄,並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懲處。 張華最終爲自己的“圖謀不軌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。他本有着光明的前途,卻因爲被權力慾望矇蔽了雙眼,走上了一條不歸路。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,要堅守正道,切不可心懷不軌,妄圖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,否則必將自食惡果。正如古人云:“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”任何違背道德和法律的行爲,都不會有好的結局。

圖謀不軌-成語圖片

圖謀不軌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