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於竹帛

成語拼音

zhù yú zhú bó

著於竹帛成語解釋

着寫作。竹帛竹簡和絹。在竹簡和絹上寫作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績等寫入書中。

典故出處

漢·東方朔《答客難》今子大夫修先生之術,慕聖人之義,諷誦詩書百家之言,不可勝記,著於竹帛,脣腐齒落,服膺而不可釋。”

成語典故

不過孔子是匹夫制憲,貶天子,刺諸侯,所以不能著於竹帛,只好藉口說傳授。★清·曾樸《孽海花》第三十四回

成語造句

在歷史的長河中,無數英雄豪傑的功績被人們銘記並傳頌,他們的故事最終著於竹帛,成爲後人敬仰和學習的典範。

成語故事

在華夏曆史的長河中,有許多英雄豪傑、文人雅士的事蹟與思想,因其卓越非凡而被記載下來,得以流傳千古。 話說在春秋戰國時期,各國紛爭不斷,局勢動盪。在這亂世之中,有一位名叫子墨的學者。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家,但自幼聰慧好學,對天下之事有着獨特的見解。 子墨心懷壯志,渴望能夠憑藉自己的才學爲百姓謀福祉,爲國家出一份力。他四處遊歷,拜訪名師,不斷充實自己的學識。經過多年的努力,子墨的學說逐漸成熟,他提出了一系列關於治國理政、民生改善的觀點。 然而,當時的各國諸侯大多忙於征戰,對於子墨的學說並未予以重視。子墨並未氣餒,他堅信自己的學說具有重要的價值,只要能夠被廣泛傳播,必定能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。 於是,子墨決定將自己的學說著於竹帛。他日夜操勞,不辭辛勞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詳細地書寫下來。竹帛在當時是極爲珍貴的書寫材料,子墨爲了獲取足夠的竹帛,不惜傾盡自己的所有積蓄。 在著書的過程中,子墨遭遇了諸多困難。有時他會爲了一個觀點的闡述而苦思冥想數日,有時又會因爲竹簡的損壞或帛書的破損而不得不重新書寫。但他始終堅持不懈,從未放棄。 終於,經過數年的努力,子墨完成了他的著作。這部著作涵蓋了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文化等諸多方面,提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觀點。 子墨帶着自己的著作四處奔走,希望能夠得到諸侯的認可和採納。起初,他依舊處處碰壁,但他的堅持和執着最終引起了一位賢明諸侯的注意。這位諸侯仔細研讀了子墨的著作,大爲讚賞,決定在自己的領地內推行其中的一些政策。 隨着這些政策的實施,該諸侯國的國力逐漸增強,百姓的生活也日益改善。子墨的學說因此聲名遠揚,其他諸侯國紛紛效仿。 子墨的名字和他的學說,最終著於竹帛,成爲了後世學者研究和借鑑的寶貴財富。他的堅持和努力,爲華夏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,也讓後人明白了,只要心懷信念,不懈追求,自己的思想和成就終能著於竹帛,永載史冊。

著於竹帛-成語圖片

著於竹帛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