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君三舍

成語拼音

bì jūn sān shě

避君三舍成語解釋

指退讓和迴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

典故出處
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楚子饗之,曰:‘公子若反晉國,則何以報不穀?’……(重耳)對曰:‘若以君之靈,得反晉國,晉楚治兵,遇於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’”

成語典故

春秋時期,晉國內亂,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。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,他許以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退避三舍。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。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,兩軍在城濮相遇,重耳退避三舍,誘敵深入而大勝。

成語造句

戰爭時期,他爲了避免與強敵正面衝突,選擇了避君三舍,以保存實力等待更好的時機。

成語故事

春秋時期,周襄王二十年,晉國和楚國爲了爭奪中原霸權,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。 當時,晉國的國君是晉文公重耳。重耳在早年曾流亡在外,歷經諸多磨難。在流亡過程中,他曾受到楚國國君楚成王的熱情款待。楚成王非常欣賞重耳的才能和品德,以諸侯之禮相待,並問重耳:“如果將來你回到晉國當了國君,你會如何報答我呢?”重耳思索片刻後回答道:“美女、寶玉和絲綢您都有了,珍禽羽毛、象牙獸皮也都是楚國的特產,流散到晉國來的,不過是您享用後的剩餘罷了,我實在不知道拿什麼東西來報答您。”楚成王笑着說:“話雖如此,但你總得有所表示吧。”重耳便說:“如果託您的福,我真能回到晉國當政,萬一將來晉楚兩國鬧彆扭,在戰場上相遇,我將後退九十里來避讓您。” 後來,重耳果然回到晉國當上了國君,他勵精圖治,晉國日益強大。而此時楚國也不斷擴張勢力,兩國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。終於,晉楚兩國在城濮這個地方展開了一場大戰。 晉文公想起了他曾經對楚成王的承諾,於是在戰鬥開始前,他下令晉軍後退九十里,也就是“三舍”的距離。晉軍的將領們對此有些不理解,但晉文公堅持履行自己的諾言。 楚國的將領子玉見晉軍後退,以爲晉軍膽怯,便輕敵冒進。然而,晉文公早已佈置好了戰略。當晉軍後退到預定地點後,便開始反擊。晉軍士氣高昂,而楚軍因爲輕敵陷入了被動。最終,晉軍在城濮之戰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,一舉奠定了晉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。 “避君三舍”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,它不僅體現了晉文公重耳重信守諾的品質,也反映了在戰爭中策略和智慧的重要性。晉文公以退爲進,憑藉自己的謀略和勇氣,成功地實現了晉國的崛起。同時,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,信守承諾是一種寶貴的品德,即使在複雜的局勢下,也不能輕易違背自己的諾言。它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,爲自己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“避君三舍”的故事一直被人們傳頌,成爲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。

避君三舍-成語圖片

避君三舍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