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指失掌
成語拼音
- xī zhǐ shī zhǎng
惜指失掌成語解釋
- 惜:吝惜。因捨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
典故出處
- 《南史·阮佃夫傳》:“又廬江何恢有妓張耀華美而有寵,……見張氏,悅之,頻求。恢曰:‘恢可得,此人不可得也。’佃夫拂衣出戶,曰:‘惜指失掌耶?’遂諷有司以公事彈恢。”
成語典故
- 南朝時期,廬江人何恢特別喜歡年輕貌美的妓女張耀,經常與張飲酒作樂。何恢被任命爲廣州刺史,在即將赴任前設宴請阮佃夫,席間他頻繁向阮誇耀張耀的美貌,說張耀不可多得。阮佃夫看不慣他們就拂袖而去,上書彈劾何恢荒廢公務。
成語造句
- 做事情要懂得權衡利弊,不能因小失大,否則就會像那個只盯着眼前一點利益而最終惜指失掌的人一樣,失去更重要的東西。
成語故事
- 在春秋時期,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虞國。虞國的國君虞公是一個目光短淺且貪得無厭的人。
當時,強大的晉國想要擴張自己的領土,便把目光投向了虞國和虢國。虢國與虞國相鄰,兩國一直相互依存,互爲援助。晉國的大臣們經過商議,想出了一個計策。
他們先派人帶着珍貴的禮物去拜見虞公,虞公見到那些奇珍異寶,頓時兩眼放光,喜不自禁。晉國使者便趁機對虞公說:“我們晉國想攻打虢國,希望虞國能借道給我們。等我們打下虢國,一定不會虧待虞國。”虞公一心只想着眼前的利益,完全沒有考慮到借道給晉國可能帶來的後果,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。
虞國的大臣宮之奇聽到這個消息後,急忙進宮勸諫虞公,說:“虢國和虞國就如同嘴脣和牙齒,相互依存。如果虢國滅亡了,虞國也難以獨存啊。”然而,虞公卻不以爲然,他覺得晉國如此強大,討好晉國肯定沒錯,而且還能得到很多好處,便不顧宮之奇的勸阻。
晉國的軍隊順利地通過虞國攻打虢國,虢國很快就被滅亡了。在回師的途中,晉國軍隊又順便把虞國也給佔領了,虞公這才如夢初醒,後悔不已,但爲時已晚。他爲了貪圖一時的利益,就像爲了保護一個手指而失去了整個手掌一樣,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不能因小失大,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和大局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長遠的眼光,否則就會像虞公一樣,因爲“惜指失掌”,做出錯誤的決策,給自己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。正如《史記》中所記載的許多歷史事件一樣,那些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的國家和君主,往往都沒有好的結局。我們應當以史爲鑑,避免重蹈覆轍,在面對各種選擇和誘惑時,要懂得權衡利弊,做出明智的決策。
惜指失掌-成語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