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當然

成語拼音

xiǎng dāng rán

想當然成語解釋

憑主觀推斷,認爲事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。

典故出處

《後漢書·孔融傳》:“以今度之,想當然耳。”

成語典故

公元203年,曹操同兒子曹丕率軍攻佔袁紹的老巢鄴城,18歲的曹丕見23歲的袁尚妻子甄氏十分漂亮,就強佔爲夫人。孔融知道後就寫信給曹操,運用當年周武王把商紂王的寵妃妲己賞給周公的典故。曹操不解,孔融說他根據現在推想過去的。

成語造句

很多事情不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,不能想當然地認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,而需要經過實際的調查和研究。

成語故事

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這樣一個故事。 三國時期,魏文帝曹丕去世後,曹叡即位。當時,蜀國的諸葛亮不斷北伐,對魏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。曹叡身邊有一位大臣名叫馬謖。馬謖自幼聰慧,熟讀兵書,常常高談闊論,自以爲對軍事瞭如指掌。 有一次,魏國面臨一個重要的軍事決策。衆人都在謹慎地商議對策,馬謖卻憑藉自己的主觀臆斷,誇誇其談地提出了一個戰略方案。他完全沒有考慮到實際的戰場情況和敵我雙方的各種因素,只是憑藉自己腦海中的想象和所謂的“理論”,就信誓旦旦地認爲自己的方案必定可行。其他大臣雖然覺得有些不妥,但馬謖言辭鑿鑿,曹叡一時也被他的自信所迷惑,竟然採納了他的建議。 然而,當軍隊按照馬謖的方案行動時,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。現實的情況與馬謖想象的完全不同,敵軍的反應和戰場的變化讓他們措手不及。最終,魏國遭受了重大的失敗,損失慘重。 事後,人們在反思這場失利時,無不痛斥馬謖的“想當然”。他只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想和不切實際的推斷,就輕易地決定了國家的重要軍事行動,而沒有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分析。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,許多人因爲“想當然”而犯下大錯。 就如同《史記》中記載的一些人物,他們因爲過於自信和自以爲是,在沒有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就做出決策,導致了嚴重的後果。而真正明智的人,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,明白不能僅憑想象和感覺來判斷事物,而是要以事實爲依據,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。 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也常常會犯“想當然”的錯誤。比如在工作中,沒有經過充分的調查和研究,就對某個項目或問題下結論;在人際交往中,憑藉自己的主觀印象去評判他人,而不瞭解對方的真實情況。這些“想當然”的行爲,都可能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。 我們應當學會摒棄“想當然”的思維方式,以更加客觀、理性和謹慎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。多去收集信息,多去傾聽他人的意見,多去觀察實際的情況,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做出更加明智和正確的決策,避免重蹈馬謖的覆轍。

想當然-成語圖片

想當然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